1.19亿美元大单!双良节能力压群雄斩获哈萨克斯坦超级项目
最近,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外市场拿下一笔大单,与哈萨克斯坦一家能源中心签订了价值1.19亿美元的设备供货合同。这笔订单不仅金额可观,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中国节能环保设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验证。那么,这笔订单对双良节能和整个产业链意味着什么?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这笔订单的核心内容是双良节能将为哈萨克斯坦的能源中心提供空冷系统及其他设备,并配套相关服务。合同金额占公司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的6.5%,交货期限为39个月,付款方式采用预付款、发货款和验收款分阶段进行。从性质上看,这属于公司节能节水业务的常规经营范畴,但影响却不容小觑。一方面,它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业绩增量;另一方面,也为公司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积累了宝贵经验。当然,长期合同也意味着要面对汇率波动和履约风险等挑战。
从产业链上游来看,这笔订单将带动特种钢材和有色金属的需求。空冷系统制造需要大量钢材,而近期钢铁价格处于低位,这对双良控制成本是个利好。不过,铜、铝等有色金属的价格走势就不同了,受新能源需求拉动,这些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可能会给生产成本带来压力。此外,设备制造还需要自动化组件,目前高端领域仍依赖进口,这也为国内自动化企业提供了替代机会。
下游应用方面,哈萨克斯坦这家能源中心主要负责集中供热和能源供应,冬季供暖需求很大。双良的空冷系统在缺水地区相比传统水冷系统优势明显,这次合作成功的话,很可能为公司打开中亚地区供暖改造市场的大门。不仅如此,空冷系统在钢铁、有色等高耗能工业领域也有广泛应用空间,示范效应可能会带来更多工业客户订单。
在替代品方面,传统水冷系统在干旱地区显然不如空冷系统有竞争力,老旧的低效供暖设备也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而互补品方面,节能环保设备的安装调试、后续维护等服务需求会增加,智能控制系统也有望与设备形成配套,提升整体节能效果。
综合来看,这笔订单的受益方包括上游的特种钢材供应商、自动化企业,下游的中亚能源企业,以及提供配套服务的环保工程商。而传统设备制造商和水冷系统供应商可能会受到冲击。当然,风险也不容忽视:美元汇率波动、哈萨克斯坦的地缘政治环境、原材料价格变化,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技术,都可能影响项目的最终收益。
对投资者来说,需要密切关注几个关键指标:铜价走势、哈萨克斯坦能源政策变化、双良后续海外订单情况、人民币汇率波动,以及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影响这笔订单的实际效益。总的来说,这次合作是双良节能在国际市场上迈出的重要一步,虽然挑战不少,但机遇更值得期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