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渔业与双良节能同日披露募集资金专项报告,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远洋捕捞企业按部就班推进金枪鱼项目,另一边是光伏设备商在行业寒冬中艰难求生。
双良节能这份前次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发行的26亿元可转债募集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相关账户完成销户。这笔资金主要用于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8.45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7.4亿元。从资金管理角度看,双良节能严格执行了募集资金管理制度,未出现违规使用情形。
但这份规范的资金报告背后,是双良节能正在经历的光伏行业深度调整。公司同日披露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76亿元,同比下降4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4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这一数据与募集资金规范管理的表象形成强烈反差。
细究业绩变动原因,公告明确指出“主要系光伏产品受行业影响销售减少所致”。这印证了当前光伏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即便是双良节能这样拥有多晶硅还原炉等核心装备技术的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值得玩味的是,在整体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双良节能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净利润5317.79万元,同比增长164.75%。公司解释称,这得益于持续推进精益管理、提质增效,光伏产品成本下降,同时单晶硅价格回暖。这一数据或许暗示行业最黑暗的时刻正在过去。
从近期市场表现看,双良节能股价在10月15日曾触及涨停,反映出资金对光伏板块的预期正在改善。公司10月9日中标4.19亿元间接空冷系统EPC总承包项目,也显示其在传统节能业务领域仍保持竞争力。
募集资金使用完毕与业绩大幅下滑同时出现,让人不禁思考:在行业周期性调整中,企业如何平衡短期经营压力与长期战略投入。双良节能在光伏产业链的布局是否能够抵御这轮行业洗牌,仍需时间检验。
观察募集资金管理情况,既要看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更要关注资金投入后的实际效益。当募集资金账户陆续销户之时,正是检验这些资金是否真正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时刻。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