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4亿增发暴改金枪鱼帝国!17艘钓船+数字孪生震撼渔业圈
中水远洋的“金枪鱼计划”
三年前那场近4亿元的定向增发,如今正在中水远洋的财报里掀起涟漪。最新专项报告显示,其金枪鱼研发加工中心项目已完成近九成投入,而17艘金枪鱼钓船的最后一批也已在去年底投入生产。这些数字背后,藏着这家远洋渔业企业从传统捕捞向精深加工转型的野心。
当远洋捕捞遇上数字化
中粮科工的跨界故事或许能提供另一种视角。这家原本专注工程设计的企业,用数字化改造中水金枪鱼加工中心的案例颇具戏剧性——通过数字孪生平台,不仅让设备运维效率提升六成,更让仓储人员缩减三成。这让人不禁联想,中水远洋尚未使用的两千余万募集资金,是否会流向类似的技术升级?毕竟在渔业资源日益紧张的当下,“工艺+数字”的组合拳正成为行业新赛点。
双良节能的“光伏过山车”
视线转到光伏赛道,双良节能的三季报像一面棱镜,折行业的剧烈波动。这家曾因硅片业务三年暴涨十倍的黑马,如今正经历着从云端跌落的阵痛。有趣的是,其董事长两年前预言的“硅料降价是大概率事件”已然应验,但价格传导带来的阵痛远超预期——三季度虽单季盈利环比改善,但前三季整体亏损仍超过5亿元,营收同比缩水四成。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恰似光伏行业周期性调整的缩影。
产业剧变中的生存法则
把两家企业的故事并置,会发现有趣的镜像关系:中水远洋稳扎稳打推进募投项目,双良节能则在行业风暴中颠簸前行。前者或许受益于渔业相对稳定的特性,后者则不得不承受光伏行业技术迭代与价格战的双重挤压。这让人想起双良节能董事长缪文彬的清醒认知:“绝不赌徒心态”。当行业东风渐弱,或许正是检验企业真正成色的时刻。
市场的聚光灯总在追逐爆发性增长,但这两份财报提醒我们:在产业升级的长跑中,既有中水远洋般“慢工出细活”的从容,也有双良节能式“扩张后消化”的阵痛。投资者或许需要像老渔民那样,既关注眼前的渔获,更留心远方的洋流变化。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