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刚刚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化学药品1类创新药PZH2108片已完成Ⅱa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这款新药的适应症为癌性疼痛,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达约6100万元。根据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目前尚无其他企业取得该产品生产批件,也无同靶点同适应症药物获批上市。这意味着,若后续研发顺利,PZH2108片有望成为该细分领域的首个上市药物,填补国内空白。
创新背后的战略转向
这一进展看似平静,实则意味深长。要知道,片仔癀近年来正深陷业绩与市场的双重压力之中。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创下十年来最差表现。曾经被炒到1600元一粒的核心产品片仔癀锭剂,如今在电商平台上已跌破官方指导价,最低仅售599元,价格体系几近崩塌。存货更是高达61.6亿元,三年翻倍,反映出市场需求的严重萎缩。
在这样的背景下,PZH2108片的推进,不再只是一次常规的研发动作,而更像是企业自救的关键落子。过去依赖提价、囤货和“保健神药”人设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市场用脚投票,证明了脱离临床价值的产品定位终将反噬自身。现在把资源投向真正具有医学意义的创新药,尤其是针对癌痛这类未被满足的重大临床需求,说明片仔癀终于开始尝试回归“药”的本质。
我怎么看这件事?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时我第一反应是:来得不算早,但总算来了。
我一直认为,片仔癀这几年的问题从来不是品牌不够响,而是走偏了路。它把自己活成了“中药界的茅台”,却忘了茅台卖的是文化与社交属性,而药企的根本终究是疗效和研发。当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谁还会为一个没有扎实临床证据支撑的“养生符号”买单?
所以这次PZH2108片的推进,至少释放出两个积极信号:一是公司确实在加大真金白银的研发投入(6100万元对中药企业不算小数目);二是选择的方向务实——癌性疼痛患者长期面临阿片类药物副作用大、耐受性强等问题,亟需更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如果PZH2108能在这个赛道做出差异化,未来的市场空间和技术壁垒都会更有想象余地。
当然,我也保持谨慎。一款新药从Ⅱa期走到上市,中间还有Ⅱb、Ⅲ期临床、审评审批等多重关卡,失败率极高。更何况片仔癀过往并无成功开发一类新药的经验,研发团队的实际能力仍有待检验。
但无论如何,比起继续靠涨价撑利润,这条路才真正值得走下去。医药行业的尊严,从来不在炒作的K线图里,而在实验室的显微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