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业绩下滑背后的产业链地震
最近片仔癀公布的2025年三季报让市场炸开了锅。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中药龙头,突然遭遇了十年未见的营收利润双降。具体来看,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1.93%至74.42亿元,净利润更是重挫20.74%到21.29亿元。更让人担心的是,其核心产品肝病用药营收下滑9.41%,毛利率缩水了18个百分点。这样的成绩单,让市场直呼意外。
实际上,片仔癀的困境早有端倪。相比2021年的市值巅峰,公司已经蒸发了约1800亿元,缩水幅度高达60%。渠道库存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周转天数从68天飙升至112天。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价格倒挂,电商平台上的售价已经低至593元/粒,比官方指导价760元低了21%。这些数字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从"神药"回归药品本质
这次事件的性质很明确,是结构性需求坍塌叠加成本挤压的双重打击。过去片仔癀一直被当作高端礼品和投资品,现在这种非药用需求正在快速退潮。与此同时,主要原料天然牛黄的价格却一路飙涨,目前已经达到145万元/公斤的天价。这样的成本压力,让企业难以承受。
从影响程度来看,这是一个高强度冲击,毕竟这是片仔癀十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利润双降。短期内,这种阵痛还会持续,至少要1年左右的时间。中期来看,2-3年内能否走出困境,完全取决于企业转型的成效。
产业链上的多米诺骨牌
这种冲击正在产业链上下游引发连锁反应。上游的中药材供应商首当其冲。虽然天然牛黄价格高企,但片仔癀已经无力转嫁成本,反而减少了原料采购。公司的存货增长了25%,这意味着上游议价能力正在减弱。化妆品原料商也受到牵连,因为片仔癀的化妆品业务营收下滑了23.82%,相关原料需求自然减少。
下游情况同样不乐观。高端礼品市场需求崩塌,让片仔癀从"硬通货"回归到普通药品的位置。那些囤货待涨的渠道商现在叫苦不迭,库存积压严重,价格倒挂让他们进退两难。医药流通板块的营收也下降了8.45%,毛利率降至8.64%,分销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替代品的春天来了
有意思的是,在一片哀鸿中,有些行业却在暗自窃喜。护肝保健品就是最大受益者之一。相比传统中药,这些产品用科学叙事吸引年轻消费者,成分透明的策略特别受欢迎。创新中药企业也在分化,那些注重研发的企业业绩逆势增长,有些二线专利品种的营收增速甚至超过50%。
但互补品就没这么幸运了。高端白酒和片仔癀同病相怜,相关ETF下跌明显,多家酒企股价大跌。药妆跨界产品也没能形成有效支撑,化妆品业务毛利率已经下滑到61.79%。
谁在哭谁在笑
明确受益的包括替代品行业,特别是那些有科学背书的保健品和创新中药企业。如果片仔癀转向成本更低的替代原料,相关供应商也会受益。
受损方就更多了。上游的珍稀药材供应商、下游的高端礼品分销商和医药流通企业都受到冲击。那些与片仔癀形成互补关系的企业,如高端白酒和跨界药妆同样不好过。
不过,事情或许还有转机。如果经济复苏带动礼品市场回暖,或者国家加强中药保密配方保护,都可能改变当前的困境。投资者现在需要紧盯几个关键指标:片仔癀的库存周转天数何时回落,天然牛黄价格的波动情况,以及创新中药品种的增长态势。
这场由片仔癀引发的产业链地震,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的格局。对企业来说,是时候重新思考发展路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