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神话不再:营收净利双降,电商打折出货
片仔癀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这家曾被称为“药中茅台”的中药巨头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最新财报,2025年前三季度,片仔癀实现营业收入74.4亿元,同比下降11.9%;归母净利润为21.3亿元,同比降幅高达20.7%。单看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6.3%,净利润下降28.8%,跌幅进一步扩大。
更引人关注的是,公司核心业务——医药制造板块收入为40.16亿元,占总营收一半以上,但同比下滑12.93%。其中,“片仔癀”锭剂所在的肝病用药板块收入38.8亿元,下降9.41%。与此同时,该板块毛利率从去年的70%以上一路跌至61.11%,创下近年新低。而存货金额却飙升至61.6亿元,同比增长34.9%,库存压力显著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官方零售价仍维持在760元/粒,但在多个电商平台上,片仔癀锭剂已出现打折销售现象,部分店铺报价低至570元,远低于官方定价。有渠道人士透露,出厂价可能已悄然下调至600元以下。这表明,为了去库存、促动销,企业或已在价格端做出让步。
从“左手茅台,右手片仔癀”到卖不动的现实
我一直在关注片仔癀这家公司,也曾看好其品牌护城河。但看到如今的数据,不得不承认:它的增长逻辑正在被重构。过去几年,片仔癀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消费属性”而非临床价值。它被当作高端礼品、保值收藏品,甚至与飞天茅台并列,形成“左手茅台,右手片仔癀”的社交符号。
但当宏观经济承压、高端消费降温时,这类非刚需产品首当其冲。白酒销量下滑直接影响了“解酒护肝”概念的需求想象空间。而作为处方药,片仔癀在医院端渗透率长期偏低,医生对其疗效认可度有限,适应症又过于宽泛,缺乏精准定位,导致无法真正进入主流治疗体系。
更让我担忧的是经营策略问题。公司在市场高点选择提价,虽短期提振业绩,却加剧了渠道囤货与价格泡沫。一旦需求转弱,便陷入“价量齐跌”的困境。而全国化布局滞后、下沉市场投入不足,也让其难以摆脱区域依赖。
我怎么看现在的片仔癀?
我认为,片仔癀面临的不是周期性调整,而是结构性危机。它的估值曾建立在“永续涨价+稀缺性+消费属性”三大假设之上,但现在这些都在动摇。毛利率下滑、存货高企、渠道倒挂,都是信号。
虽然天然麝香等原材料成本确实在上涨,但毛利缩水近20个百分点,显然不能全归因于成本。更可能是变相降价清库存的结果。而资本支出增加、货币资金减少、现金流承压,也反映出公司在转型中的挣扎。
当前股价已跌破布林线下轨,主力资金连续净流出,技术面偏弱。短期看,185元附近或有支撑,但若销售无起色,难言反转。
我对投资者想说的是:曾经的“中药信仰”需要重新审视。品牌价值固然重要,但最终要靠真实动销和盈利能力说话。片仔癀的故事还没结束,但它必须回答一个问题:脱离炒作和送礼逻辑后,它的药,到底是谁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