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业绩双降背后:品牌中药的消费困局
老字号中药企业片仔癀最近交出了一份不太好看的成绩单。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分别下降11.9%和20.7%。更引人关注的是,其核心产品肝病用药的营收和毛利率都出现了明显下滑,存货金额却同比大涨34.9%。这些数字背后,折的是品牌中药行业正在面临的普遍挑战。
消费属性成为双刃剑
片仔癀这类品牌中药一直有个特点:它们虽然挂着药品的名头,但实际上更多是作为礼品在流通。在经济向好的时候,这种消费属性是个加分项;但当大家开始捂紧钱包时,这类非刚需消费往往首当其冲。数据显示,电商平台上的片仔癀售价已经从官方760元/粒降到了590元左右,这充分反映出当前市场的消费意愿和渠道的库存压力。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销售端。在原材料端,片仔癀主要使用的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名贵中药材也感受到了寒意。其中,天然牛黄的价格已经从2023年的峰值回落。公司存货的大幅增加,预示着未来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减弱。
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这种变化正在整个产业链引发连锁反应。上游的中药材种植户首当其冲,特别是那些仍以小农经济模式运作的种植者,他们抗风险能力较弱。在下游,经销商和药店的日子也不好过,价格倒挂让库存面临贬值风险,很多小型药店甚至出现"一年卖不动几粒"的困境。
更值得注意的是,片仔癀的困境并非个例。整个传统滋补品行业都面临着类似的压力,包括一些同样具有礼品属性的知名品牌。这反映出的是一个更广泛的消费趋势变化——在经济承压的背景下,人们对这类非必需的高端消费更加谨慎。
替代品的崛起与挑战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替代品开始崭露头角。在肝病治疗领域,创新药物正在加快推进临床试验;在保健品市场,运动营养和儿童健康等细分领域仍保持增长。这些变化都对传统中药形成了分流效应。
不过,传统中药企业转型并不容易。整个行业的研发投入长期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转型能力。与此同时,出境游的恢复也让一些消费者把目光转向海外,进一步削弱了国内高端消费品的市场。
未来何去何从
从投资角度看,当前格局下,生物制药企业和一些高功效保健品企业可能会受益。但对于名贵中药材供应商和中小药店来说,压力可能还会持续。整个行业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在于:这种消费趋势的变化是周期性的还是结构性的?以及,传统中药企业能否在有限的研发投入下找到新的增长点?
需要密切关注几个关键指标: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医药流通巨头的整合效果,以及一些中药创新药企的研发进展。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的未来走向。在当前环境下,品牌中药企业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价值主张,寻找真正能够打动消费者的核心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