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翁榕涛实习生胡剑铭珠海报道
五年,是时间的刻度,也是发展的标尺。“十四五”规划纲要擘画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图,也为无数企业指明了奋进的方向。上市公司作为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和“排头兵”,正以创新为笔,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近期,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21世纪经济报道等权威媒体,共同发起“我在‘十四五’这五年上市公司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记录下这些来自市场一线的生动故事。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调研中,我们关注到了位于广东的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发股份”,600325.SH),这是一家房地产企业,但是近年来通过“科技+”战略摆脱了原来的传统发展路径。
过去,房地产行业主要以规模扩张为主,随着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供需结构经历了深刻变革,市场格局也在调整重塑,多数房企面临销售规模收缩、盈利空间收窄的挑战。
在“十四五”期间,华发股份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没有陷入规模竞赛的内卷,从规模扩张向品质竞争的深度转型,通过前瞻性的战略布局、聚焦核心市场、深耕产品创新与布局多元业态等方式,走出了一条稳健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用“科技+”战略摆脱传统发展路径
2025年3月,“好房子”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为行业下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而早在2024年4月,华发股份已经捕捉到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正式发布“科技+好房子”产品体系,将住宅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全面升级居住体验。
华发股份与多个头部科技巨头合作,打造了数字融合底座,支撑起数字社区管控平台、数字社区服务平台、数字家庭控制平台和数字物管公司平台等四大平台,实现了社区与家庭的智能化管理。
与简单叠加科技元素的做法不同,其创新更注重居住本质的升级。比如,华发股份珠海湾项目引入无人机配送服务,每户配备专属“无人机停机坪”,不仅解决了物流末端效率问题,还发挥了关键的实践验证和场景示范作用;而香山湖畔项目则将鸿蒙系统融入家居,实现百余种设备互联互通,覆盖回家、学习、睡眠等数十个智慧生活场景。
这些创新并非孤立的项目尝试,而是逐步形成了可复制的标准体系。据了解,华发股份联合中国建筑标准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科技+好房子产品体系白皮书》,还牵头编制全国首部《智能家居技术应用标准》,将“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理念转化为730项细节技术要点。
从市场的反馈来看,也印证了这种转型的价值。据房地产行业知名研究机构克而瑞数据显示,华发多个聚焦产品力创新的高端项目均获得了积极的市场回应。
如果产品革新是华发股份穿越周期的“发动机”,那么其前瞻性的市场布局则是“压舱石”。
在行业普遍追求规模的阶段,华发股份已开始调整发展逻辑,将资源向核心价值区域集中。
在“十四五”期间,华发股份在区域布局汇总充分体现了“聚焦核心城市”的战略判断。不同于分散布局的扩张模式,公司将超九成新增项目集中在一线及强二线城市,这些城市稳定的人口流入与经济活力,为其抵御行业波动提供了基础。
投拓方式上,华发股份除了传统的“招拍挂”拿地方式,更是构建“城市更新”拿地、“复合型地产”模式拿地,以及与国央企合作拿地模式。
以武汉华发外滩荟、上海静安里等项目为例,华发股份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市更新路径。上海静安里作为苏河湾核心区大型旧改项目,其历史建筑保护体量远超新天地、田子坊,在二轮征询首日,签约率便高达99.58%,一举刷新上海中心城区旧改新速度。
在武汉华发外滩荟项目上,华发股份通过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开发,既保留了城市文脉,又实现了商业价值与民生需求的平衡,最终入选国家级城市更新优秀案例。这种“核心布局+城市更新”的模式,成为华发股份获取优质资产的重要路径。
打造多元业务格局抵御行业周期性风险
在房地产行业处于深度调整的周期中,房企如何突破增长瓶颈成为关键命题。如果仅依赖单一开发业务的话,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将也比较有限。
在“十四五”期间,华发股份给出的答案是——以“开发与经营”并重的双轮驱动战略,通过商业运营、物业服务、产业链延伸的协同发力,打造穿越周期的多维竞争力。
在商业运营方面,公司商业品牌“华发商都”从珠海大本营拓展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南京等核心城市,累计管理商业项目120多个,商业经营面积260万平方米。
与传统商业体不同,“华发商都”运营更注重“首店经济”与体验感营造。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集中商业招商面积8.5万平方米,累计客流量3359万人次,同比增长24%;引入首进品牌66家,期内实现租金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8.75%。
此外,由华发股份投资建设运营的深圳·前海冰雪世界,已于9月29日盛大启幕。据统计,截至10月8日,前海冰雪世界试营业前10日的总客流量近30万人次,成为国庆假期的“顶流打卡地”。据了解,此项目已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正式授予“最大室内滑雪中心”认证,有望为公司带来更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支撑。
物业管理方面,华发物业不再局限于传统安保保洁,而是拓展至市政服务、电梯维保、房屋旧改等领域,服务范围覆盖42个城市。从营收上来看,华发物业近五年营收与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均超20%,这种“服务增值”模式与房产开发形成良性互动,既提升了客户粘性,又创造了稳定现金流。
值得一提的是,华发股份作为珠海龙头国企华发集团旗下的房地产开发平台,国企底色决定了其发展不仅追求商业价值,更注重社会责任的践行。
在股东回报方面,即便行业承压,公司仍保持持续分红。数据显示,2025年,公司年中向全体股东每股现金分红0.02元(含税),分红比例达31.72%。近五年来,华发股份平均分红率达36%,上市至今累计分红超81亿元。
在ESG实践中,华发股份累计推进163个绿色建筑项目,规模超2670万平方米,2024年通过智能化系统管理降低能耗,实现节电100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6.9万吨。
可以发现,公司逆势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控股股东华发集团的支持。作为涵盖科技、城市、金融三大集群的综合集团,华发集团在光伏、芯片等领域的布局,为华发股份“科技+”战略提供了技术协同。
2025年珠海科技集团整合华发与格力优势,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深耕,有望为房产开发注入新质生产力。
在“十四五”收官之际进行回顾,华发股份的转型实践揭示了行业发展的新逻辑。华发股份表示,未来公司将锚定“科技+”战略发展,继续推动提质增效,探索新业务领域,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做出持续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