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信创投的资产腾挪术
今天咱们聊聊鲁信创投这桩股权转让的买卖。全资子公司山东高新投要把持有的天一化学近1300万股股份卖给亚星化学,交易对价是股份加现金。这事儿看着简单,但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交易背后的算盘
鲁信创投这笔投资已经捂了17年,现在选择用"股份+现金"的方式退出,明面上说是为了提高资产流动性。但咱们仔细看公告细节,亚星化学去年亏了9700万,今年前三季度又亏了1.44亿,资产负债率高达85%。这种情况下还发行股份收购资产,颇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
有意思的是,天一化学去年还盈利6600万,今年上半年也有3000万净利润。这种"弱吞强"的并购,让我想起前几年某些上市公司靠并购撑市值的套路。不过这次交易还卡在国资备案、交易所审核等多道关卡上,存在不小变数。
鲁信的两手准备
从补充材料看,鲁信创投自己日子过得不错,三季度净利润3.21亿在行业里排第一。这次转让天一化学股权,可能是在调整投资组合。毕竟创投公司就像个"养鸡场",养大的项目总要适时出售变现。
但交易对手亚星化学的情况就有点微妙了。它主营的氯化聚乙烯行业产能过剩,新上的PVDC项目又面临投产压力,这次收购更像是寻找救命稻草。如果最终交易完成,亚星化学将新增溴系精细化工产品线,这倒是个不错的业务补充。
风险提示牌
这里要提醒各位老铁几点:一是交易价格还没确定,要等评估报告出来;二是亚星化学自身资金链紧张,后续整合存在不确定性;三是天一化学有24个股东,股权结构复杂,统一意见需要时间。
这种国资背景的并购往往审批流程长,期间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影响最终成行。就像去年潍坊国投重组潍坊国资集团的案例,从公告到落地隔了小半年。
留给市场的思考题
眼下创投行业退出渠道收窄,鲁信这类"老司机"也在探索多元化退出方式。这次交易如果成功,可能给同行提供新思路。但投资者得想清楚:你是看好鲁信资产处置能力,还是赌亚星化学的困境反转?
市场永远在变,但有一条不变:任何看似完美的交易,都要留三分清醒。这事儿后续怎么发展,咱们还得盯着点公告。记住啊,股市有风险,决策得自己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