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赤天化(600227.SH)公告披露全资子公司贵州安佳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佳矿业”)“7·15”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进展。该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37.25万元,安佳矿业被处罚款70万元,相关责任人员受到行政处罚,此前被暂扣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已于10月11日返还。
针对上述事故对公司造成的影响,赤天化相关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安佳矿业“7·15”安全事故停产后,已于8月中旬恢复生产,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发生安全事故被罚
根据公告披露,2025年7月15日凌晨2时33分,安佳矿业主斜井发生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37.25万元。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调查认定,安佳矿业存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依法对其处以70万元罚款,并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由二级降为三级。
对于市场关注的许可证暂扣期间是否影响生产,上述人士回应称:“事故发生后,公司迅速完成整改,从停产到复产仅用了35天,8月份就已恢复生产了。”
责任追究方面,安佳矿业矿长、法定代表人张冰等7名管理人员因负领导或主要责任,被暂停安全生产管理执业资格30日,合计罚款52.0862万元;辅助队副队长张孝平、企业管理及安全环保部主管唐茂胜分别被处以警告及罚款,二人合计罚款5.0527万元。
公告显示,安佳矿业主要运营桐梓县花秋镇花秋二矿,核定年产能60万吨。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该公司总资产占赤天化合并报表总资产的22.95%,营业收入占比为1.89%。事故发生后,安佳矿业已完成隐患排查与整改,被暂扣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已于10月11日返还。
业绩连年亏损
在业绩方面,赤天化的表现并不乐观。
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894.89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至此,赤天化已连续三年半陷入净利润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额超6亿元。
回溯业绩表现,赤天化的亏损态势呈现阶段性特征。2022年公司净利润亏损3.67亿元;2023年亏损收窄至1.19亿元;2024年继续亏损8669.35万元。进入2025年上半年,亏损颓势未改,净利润亏损额达4894.89万元,扣非净利润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目前,赤天化已形成医疗服务、化工、煤炭三大业务并行的格局,但从业绩表现看,传统业务受周期波动冲击明显,新兴业务仍处于亏损培育期,未能形成有效盈利支撑。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赤天化方面表示,主要受煤炭业务与医疗服务业务的双重拖累。煤炭业务方面,尽管上半年产销量均有上升,但由于多个采面处于掘进布局阶段,实际开采面单一导致原煤产量偏低,推高了单位生产成本,叠加同期煤炭市场价格下行,安佳矿业煤炭业务板块上半年持续亏损。医疗服务业务虽然业务量逐步上升,但人力成本、折旧摊销及财务费用等固定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尚未进入盈利周期,处于亏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