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刚刚扔出了一枚“产业整合弹”——全资附属公司东华重工以3.45亿元收购山东能源装备集团高端支架公司100%股权,同时宣布聘任李建忠为新任副总经理。这两项动作看似独立,实则暗含战略协同的深意。
这笔交易的关键点在于“解决同业竞争”。公告明确指出,高端支架公司与东华重工业务高度同质化,都聚焦于煤矿液压支架等重型装备领域。过去,两者虽同属山东能源体系,但分属不同子公司管理,存在内部资源重复投入的问题。此次收购完成后,装备制造板块将实现一体化整合,不仅消除内部竞争,还能提升对下游客户(尤其是兖矿自身矿井)的供应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定价,估值34,484.74万元,较账面价值增值约14.15%,主要来自房产、设备和土地的年限重估,并未包含未来盈利溢价——这说明交易更偏向于国资内部资源整合,而非市场化并购。
与此同时,李建忠的上任也值得细看。这位1982年出生的正高级工程师,长期在淄矿集团、西北矿业一线任职,从煤业副总经理一路做到多个区域煤企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实战经验丰富。他的背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总部空降”,而是典型的“基层突围”路径。把他放到兖矿能源副总经理的位置上,我倾向于认为这是在强化集团对煤炭主业运营的精细化管控,尤其是在当前煤炭价格波动加剧、智能化矿山建设提速的大背景下,需要懂技术、有管理经验的人来推动落地。
说实话,这类国企内部重组,在资本市场往往容易被忽视。但我觉得不能简单归为“左口袋倒右口袋”。真正有价值的是后续整合效果:能否通过统一采购、研发共享降低制造成本?能否借装备制造反哺煤矿智能化升级?这才是影响长期竞争力的核心。而且从近期动作看,兖矿能源明显在加快资产结构优化——此前已收购西北矿业控股权,如今又整合装备板块,整体战略布局越来越清晰。
当然,挑战也不小。比如高端支架公司2025年利润下滑,主因是液压支架价格下降叠加税费增加,说明行业景气度并不高。这个时候接手,考验的是整合后的降本增效能力。不过考虑到兖矿自身的庞大需求,内部市场足以支撑产能消化,关键是如何向外拓展。
站在当下看,兖矿能源不是在追求爆发式增长,而是在做“结构性加固”。这种低调务实的改革,可能不会立刻反映在股价上——尽管目前其成交额已达4.37亿,涨1.6%,但时间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