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SH600170)$ 上海建工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重点关注城市更新领域(上海后续三年将推城市更新计划)。房建业务中,超高层(100米以上)项目占比超一半,在软土地质超高层领域市占率较高(如金茂大厦、上海中心等项目)。新兴业务中重点关注城市更新,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能源管理(如为上海证监局做节能改造方案并获发改委批复)、建筑光伏一体化(呼吁市区统一牵头小区改造,上海地区光伏改造收益较好,已对接十几个工作室项目)。投资运营:旗下有投资运维公司,已陆续投入十几个项目(如南汇蔬果交易市场),倾向于稳定现金流的投资项目,逐步退出PPP项目(2020年后无大项目)。运维服务:覆盖上海地铁60%左右的应急运维(夜间停运后上线),以及上海中心等超高层、场馆的机电运维。上海建工近期经营承压,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6.14%和10.38%。但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前三季度累计新签合同1,921.22亿元,其中房产销售合同额逆势增长66.24%。市场关注点在于新任董事长调任上海城投带来的订单协同预期,以及上海市城市更新政策加码带来的区域业务增量。管理层变动带来订单协同预期:公司原董事长杭迎伟先生于2025年9月调任上海城投集团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城投作为上海区域内重要的城市建设投资方,此次人事变动引发了市场对于两家公司未来在项目获取、业务协同方面产生积极效应的预期,有望为公司带来更多优质订单。上海城市更新政策加码,区域龙头显著受益:上海市政府近期发布《上海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增长新动能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整治“内卷式”竞争、建立工程款支付长效机制等优化供给侧的措施。同时,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一轮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6-2028年),计划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完成小梁薄板改造等。作为上海本地建筑龙头,公司有望在营商环境改善和项目需求释放的双重利好下,巩固其市场地位并获取核心增量。深度绑定上海,受益于区域高景气建设周期:公司作为上海建筑业龙头,深度参与区域重大工程建设。当前上海正大力推进“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并启动了包括“一江一河”沿岸开发、水网建设(预计总投资超4000亿元)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公司在上海市场具备强大的主场优势,2024年上半年上海地区新签订单占比高达76%,有望持续获取这些资金确定性高、质量优的订单,构筑稳固的基本盘。“六大新兴业务”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公司积极布局城市更新、生态环境、水利水务、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和新基建等六大新兴业务。2025年上半年,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达302亿元,占总新签合同额的23%,其中水利水务(+13%)、生态环境(+62%)等板块增速亮眼。特别是在核电(参与全球唯一的在运行钍基熔盐实验堆)、低空经济等高技术壁垒领域的前瞻性布局,有望在未来贡献高附加值收入,实现业务结构转型升级。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公司业务覆盖投资、策划、设计、建造、运维、更新的全生命周期,形成了建筑施工、设计咨询、建材工业、房产开发和城市建设投资“五大事业群”协同发展的格局。这种一体化能力使公司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有效控制成本并提升项目利润空间。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品牌护城河:公司在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承建了上海中心大厦、广州塔等一系列地标性工程,累计获得“鲁班奖”132项。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形象构成了极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尤其是在高精尖和大型复杂项目中优势显著。深厚的区域根基与国资背景:作为上海市国资委控股的地方国企龙头,公司与地方政府及各大平台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在承接区域重大工程、获取优质资源以及应对市场波动方面具备天然优势,尤其在当前强调地方政府投资拉动和国企“压舱石”作用的背景下,该优势愈发凸显。非建筑业务(黄金)提供业绩安全垫与弹性: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扎拉矿业拥有科卡金矿60%的股权。在金价高位运行的背景下,该业务成为稳定的利润贡献点。2025年前三季度,扎拉矿业实现净利润约1.38亿元。公司正大力推进“六大新兴业务”的转型发展,2025年上半年该部分新签合同额已占总额的23%。其中,核电工程是重点突破方向,公司深度参与了全球领先的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项目,已从安装服务延伸至配合调试和运维技术服务,为后续申请核工程专项资质和商业化推广奠定基础。此外,在低空经济领域,旗下市政总院已牵头成立低空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并开展相关标准制定和项目规划设计,抢占产业发展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