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罚单揭开长达十年的财务造假黑幕!太原重工因信披违规被重罚1695万元,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合计受罚,股票即将“戴帽”变更为“ST太重”。这不仅是对历史问题的清算,更释放出监管层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零容忍”的强烈信号。
一场始于风电项目的系统性财务操纵
此次事件的核心,是太原重工在2012年启动的拉弹泡300MW风电项目中实施的一系列财务操作。通过提前确认主机设备收入、虚增工程业务收入、少计成本和财务费用等方式,公司在2014至2018年、2020及2021年共七个年度的年报中存在虚假记载。其中,2014年虚增营收超7.56亿元,利润总额虚增比例竟高达763.89%,数据失真程度触目惊心。这些行为不仅误导了投资者,也严重破坏了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秩序。
责任追究层层穿透,高管“终身禁入”敲响警钟
监管部门对此案的处理极为严厉。除对公司处以800万元罚款外,十余名时任高管也被追责。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时任总经理范卫民因主导财务造假被拟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董事长王创民、董事张志德等也被处以10年市场禁入。即便是现任高管如董事长陶家晋、财务总监段志红,也因未能勤勉尽责而受到警告与高额罚款。这种对“关键少数”的精准打击,体现了监管执法的深度与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违法行为未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但公司仍将于2025年11月4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太重”,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这一安排既是对过往违规的惩戒,也为市场树立了明确预期:合规底线不容突破。
剥离历史包袱,转型之路能否轻装前行?
从当前经营看,涉事项目已于2021年完工,相关资产在2024年完成剥离,公司表示风险已出清。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0.28亿元,同比增长9.9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80%,显示主业运行平稳。控股股东太重集团今年还推出了增持计划,传递发展信心。然而,此次处罚无疑给公司声誉带来沉重打击,未来如何重塑治理结构、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将是其能否顺利撤销ST标识、重回健康发展轨道的关键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