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科技术(SH600152)$ 维科技术南昌基地已建成两条全自动钠电生产线,年产能为2GWh,其一期项目总投资约为6.82亿元。此外,维科技术还计划在未来总投资约60亿元,用于扩大钠电产能,最终目标是实现年产13GWh的钠离子电池产能规模。

维科技术南昌产业园(又称“南昌储能基地”)是该公司钠离子电池的核心制造与研发基地,目前已形成“一期2 GWh量产 二期3 GWh在建 远期15 GWh规划”的梯次格局,具体情况如下:
1.已建成产能
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年产2 GWh方形铝壳钠离子电芯,对应约200万支230 Ah电芯,2025年上半年产量跻身国内TOP5。
产品能量密度150–160 Wh/kg,循环寿命3000–6000次,-40 ℃容量保持率≥85%,可零伏运输,已批量用于国内能源集团储能项目。
2.二期及新增项目
二期13 GWh扩产已启动,其中“新增3 GWh聚阴离子钠电池项目”已于2025年6月备案,总投资4.29亿元,占地1.7万㎡,新建厂房2.1万㎡,配置激光模切、叠片、智能干燥等全自动设备,计划2025年7月开工、2028年6月竣工。
整个二期完成后,南昌基地总产能将跃升至15 GWh,年产值约80亿元。
3.投资与建设规模
基地注册于2018年,注册资本2.1亿元;已披露的一期 二期新增项目合计总投资约19.3亿元(一期15亿元,二期新增4.29亿元)。
远期规划再投资约60亿元,用于后续10 GWh产能及配套设施,最终形成单基地15 GWh以上钠电年产能。
4.技术与产业配套
2019年联合上海交大成立钠电研究院,已获省级技术中心、独立研究院资质;参股浙江钠创锁定正极/电解液,关键材料自主可控。
园区内同步建设维科-LG化学小型聚合物锂电池合资公司(年产能2000万只/月),形成“钠电 3C锂电”双轮驱动,总体规划占地约350亩,建筑面积40万㎡,配套公寓、宿舍、餐厅及员工活动中心,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电池产业园。
综上,维科技术南昌产业园已落地2 GWh钠电产能,二期3 GWh在建,远期15 GWh规划,合计总投资近20亿元(已披露部分),是现阶段国内产能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钠离子电池专业基地之一。
维科技术与上海交通大学的钠电研发合作始于2019年,双方由马紫峰教授团队领衔,定位为“产业化研究”,核心目标是把实验室成果快速做成量产产品。合作仅一年就实现技术突破,2020年推出国内首套二轮车钠离子电池并完成示范装车;2021年公司专门成立“钠电技术研究院”,把双方联合实验室升级为省级技术中心,常驻博士、硕士30余人,形成“上海交大前沿研发—南昌/宁波中试—维科量产”的闭环模式。
研究院承担了三项主要任务:
1.材料体系迭代
先后开发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两条技术路线,量产电芯能量密度从135 Wh/kg提升到160 Wh/kg,循环寿命>6000次,-40 ℃容量保持≥85%,并继续攻关180 Wh/kg下一代产品。
2.上游材料国产化
与交大联合完成电解液、硬碳负极配方优化,授权发明专利12项,技术入股浙江钠创,实现关键材料内部配套,电芯BOM成本三年下降25%。
3.场景化产品开发
依托研究院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已推出170 Ah、230 Ah储能电芯和50 Ah家储电芯,形成高能量型、快充型、超低温型三大系列,覆盖电动两轮、储能电站、工商业储能、UPS等场景。
2025年双方合作进入“二期协议”阶段,共同申报了浙江省“尖兵”项目,重点攻关大倍率充放电(≥3 C)和超低温(-50 ℃)钠离子电池,计划2026年完成10 MWh级储能系统验证,为维科后续13 GWh二期扩产提供技术储备。
维科技术南昌产业园占地面积约350亩,规划建筑面积40万㎡,确实是国内体量最大的单体电池基地之一,且配套齐全,相当于一座“电池城”。具体规模与布局如下:
1.占地与建筑体量
环评与官方招商口径均为197250㎡(约295亩),但对外宣传及与LG化学合资协议中统一表述为“总占地350亩”,差异主要来自后期代征道路和绿化配套,实际可用建设用地约300亩。
规划总建筑面积40万㎡,其中生产性建筑占32万㎡,生活配套8万㎡;目前已建成/封顶面积26万㎡,剩余14万㎡随二期钠电项目同步推进。
2.功能分区
生产区:4栋主厂房,每栋6.5万㎡、四层大跨度框架,单层层高8m,可布置全自动线24条;已投用2栋,剩余2栋2026年投用。
配套区:12栋产业链厂房(隔膜、极片、钣金、注塑等)、1栋10层研发大楼、6栋9层员工宿舍(可容纳6000人)、单身公寓、餐厅、员工活动中心、2000个地下车位。
生活区:园区东侧单独成区,与生产区用景观绿带隔离,实现“厂城分离”;配套篮球场、超市、药店、幼儿园,实现“一站式”生活。
3.产能与产值
3C聚合物锂电池(维乐电池合资公司):一期1000万只/月已投产,二期再增1000万只/月,全部达产后年产2.4亿只,产值约60亿元。
钠离子电池(维科自主):已建成2 GWh,二期再增3 GWh,总产能5 GWh,对应产值约50亿元;两业务合计产值超百亿元。
4.交通与区位
位于南昌市新建经开区核心,距南昌西站15 km、昌北机场25 km,园区门口即是地铁6号线(规划)和绕城高速口,物流车辆可30分钟直达南昌港/铁路货场,方便原材料与成品大宗运输。
综上,维科南昌产业园不仅“面积大”,而且“配套全、产能高、定位高”,是江西省内屈指可数的一体化、规模化、智能化电池产业社区。

维科技术与韩国LG新能源(原LG化学)在南昌共建的合资公司——“江西维乐电池有限公司”(简称“维乐电池”)是目前国内少数采用LG“层叠结构”专利、面向高端3C市场的聚合物锂电池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股权与治理
注册资本5,622万美元,维科技术现金出资2,361万美元、占股42%,LG新能源占34%,南昌市新建区国资平台天聚投资占24%,三方均已全额实缴。
董事会设4名董事,维科技术委派2名,LG新能源和天聚投资各委派1名,任何一方均享有一票否决权,因此“无实际控制人”,属于典型的对等合作架构。
2.产能与建设进度
总体规划:12条叠片式聚合物锂电芯生产线,总产能1.2亿只/年(约5GWh),对应月产能1,000万只。
建设节奏:2021年先投产6条线(0.6亿只/年),2022年完成剩余6条线,2025年当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稼动率约60-70%,后续视订单继续释放。
3.技术与产品
全面导入LG全球独有的“层叠结构”(Stack & Folding)专利,内阻低、散热好,可做成异形、超薄电池,满足5G手机、笔电、平板、穿戴等大电流、快充、异形需求。
产品尺寸覆盖2–8mm厚、宽度30–100mm区间,能量密度680-720Wh/L,循环寿命≥800次,已通过联想、三星、小米、DELL等一线品牌认证。
4.市场定位与订单
定位高端3C,主攻笔记本/平板、高端手机、OLED笔电、VR/AR眼镜等附加值高的细分市场;2025年已拿到国内Top3笔电代工厂长约订单,年锁量4,000万只左右。
外销比例60%,客户集中在韩国、越南、印度和中国台湾;内销40%,为华东、华南多家ODM厂提供电芯,2025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净利润2亿元级别(公司口径)。
5.财务与后续规划
截至2025年6月维乐电池总资产约32亿元,净资产10亿元;后续暂无大规模扩产计划,但保留二期追加6条线、再增1亿只/年的可行性,将根据市场渗透率及客户窗口订单择机启动。
综合来看,维乐电池依托LG的技术 品牌,叠加维科技术的本土交付与渠道,已成为维科技术“3C锂电”板块的核心盈利点,也是南昌产业园“钠电 3C锂电”双轮驱动中的现金牛业务。
蠢蠢欲动的维科技术。在2025年6月至11月期间,维科技术已多次因换手率或涨幅偏离值触发交易所披露条件,密集登上龙虎榜,且买卖席位中频现“知名游资 量化席位 拉萨散户通道”的混搭组合,资金博弈十分激烈,具备短线“妖股”所需的流量与情绪基础。结合最新公开数据,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评估其“成妖”潜力:
1.资金强度——主力连续净流入,短线点火意愿强
11月13日涨停当日,特大单净流入近1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8419万元,资金呈现“持续加仓”而非“一日游”。
6月27日至7月2日区间,主力累计净流入超1.2亿元,在新能源板块整体被减仓背景下逆势吸金,显示短线资金对其博弈价值认可度较高。
2.席位结构——一线游资 高胜率营业部反复进出
开源证券西安西大街、广发杭州富春路、国泰海通上海江苏路等“高胜率”席位多次同时出现在买榜,且西安西大街营业部近3个月上榜后个股上涨概率>50%,具备“带节奏”能力。
7月初深圳深南东路、北京中关村大街等异地强势游资大额对倒,造成单日20%以上高换手,短线筹码快速腾挪,容易形成连续涨停的“惯性”。
3.题材催化——钠离子电池 新能源板块风口
公司2 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已建成,技术指标号称行业领先,恰逢2025年下半年钠电产业化加速,政策与产业资本关注度提升,赋予“新故事”。
11月13日涨停当日,同板块多股联动,板块热度有效对冲了公司本身业绩亏损(前三季度净利-5935万元)的利空,形成“题材优先于基本面”的炒作环境。
4.技术形态——筹码集中 关键压力位突破
筹码平均成本约6.15元,11月涨停后已逼近6.9元压力位,一旦放量突破,上方套牢盘较轻,具备“台阶式”连板空间。
MACD金叉、换手率温和放大(5%~20%区间灵活切换),符合短线资金“高换手—洗盘—再加速”的操盘节奏。
结论(高风险提示):
维科技术当前同时具备“风口题材 活跃游资 技术突破 资金持续流入”四大短线爆点,若后续钠电板块热度不退,且量能维持在单日2亿元以上,继续走出连板行情的概率较高,具备“妖股”雏形。但公司基本面仍处于亏损状态,一旦题材退潮或监管降温,高换手带来的波动风险极大。短线投资者如参与,需紧盯龙虎榜席位持续性及板块联动强度,设定严格止盈止损,避免接力最后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