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银行优先股赎回密集落地。近日,南京银行、长沙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披露了优先股赎回计划及进展,成为银行业资本结构调整的重要看点。
以南京银行为例,11月21日,该行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使优先股赎回权的议案》。南京银行已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的复函,对其赎回此次优先股无异议。据了解,此次拟赎回的“南银优1”优先股,系南京银行于2015年12月23日非公开发行,发行规模49亿元,对应股数0.49亿股。
南京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南银优1”优先股股东总数是23家,其中“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华宝信托-多策略优盈5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股比例超20%,达23.47%。
除南京银行外,长沙银行拟于12月25日赎回6000万股优先股,总规模60亿元。该行此次拟赎回的优先股于2019年12月20日非公开发行。同时,北京银行、杭州银行等近期亦发布优先股赎回公告。
商业银行优先股试点自2014年正式启动,作为银行业资本工具创新的重要里程碑,其在优先股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华源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从银行优先股发行主体来看,发行银行已从最初的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扩围至城商行,形成了多层次发行格局。
对于银行集中赎回优先股的动因,廖志明表示:“综合来看,发行人是否行使优先股赎回权,需要综合考虑自身资本充足率状况及再融资成本。”在利率下行环境中,银行主动赎回优先股的动力较强。其中固定溢价较高的优先股,因其未来付息成本较高,银行赎回旧券、重新低息融资的动力较强烈。相反,固定溢价较低的优先股,其股息支付压力相对较小,即使利率下行,银行主动赎回的动力也相对有限,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