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携控股的华能国际、华能水电、内蒙华电等三家沪市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集体业绩说明会。
中国华能董事长温枢刚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集团公司及旗下电力上市公司将全力打造新能源、水电、核电“三大支撑”,优化煤电发展。面向“十五五”乃至更长远的发展,中国华能已经形成了“储备一批、开发一批、建成投产一批”的良性滚动发展格局,将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构建新型能源电力系统、加强科技创新突破等方面着重发力,依托丰富应用场景高效率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分红比例和频次
“上市公司是中国华能极为重要的发展平台,三家上市公司都在能源电力行业深耕多年,在资本市场有着丰厚的积累。”温枢刚表示,集团一直以来大力支持控股上市公司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注重持续提高控股上市公司的股东回报、密切关注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并且持续优化控股上市公司资本布局。
据了解,三家上市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041亿元,平均分红比例超56%,而累计融资约450亿元,分红规模大幅超越融资规模。其中,华能国际A股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近700亿元,华能水电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达224亿元,内蒙华电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达116亿元。
华能国际副总经理黄朝全介绍,公司充分调研多家优秀企业后,于今年初制定了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内容涵盖了市值管理基本原则、工作机构与职责分工、股价监测预警机制及应急措施等,为公司高质量开展市值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依循和机制保障。公司的市值管理制度已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正式颁布实施。
提及下一步如何支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时,温枢刚表示,集团公司将把握资本市场发展规律,关注能源电力行业周期变化和竞争态势,围绕服务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质生产力培育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论证,进一步明确各上市公司专注领域并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运营质量,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同时,持续推动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常态化回报机制,促进各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比例和频次,吸引战略资本、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成为上市公司股东,不断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
以并购重组增强核心竞争力
“中国华能作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始终关注上市公司的发展需求,支持上市公司做强做优。”谈到中国华能优质资产对接资本市场的安排时,中国华能总会计师王益华表示,集团公司将继续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上市公司创效实力。在相关计划成形后,将严格按照中国证监会及交易所规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王益华介绍,中国华能推动的资产整合,均以能否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为核心标准:“2023年华能水电收购华能四川水电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目前正在推进的内蒙华电收购正蓝旗和北方多伦两个大型风电项目,相信收购完成后可以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的收益水平。”
对于目前正在运作中的并购交易,内蒙华电董事长高原介绍,正蓝旗风电和北方多伦风电的盈利能力较强,通过本次收购,公司新增新能源装机160万千瓦,大幅提高公司新能源收入和净利润水平。交易完成后,公司新能源装机占比将得到显著提升。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华能先后合计向华能国际注入3266万千瓦火电资产,向华能水电注入376万千瓦水电资产等,同时促使推动控股子公司北方公司按照承诺向内蒙华电注入435万千瓦火电和新能源资产。未来,集团公司将全力支持三家上市公司挖掘投资机会,在清洁能源领域各施所长。
新能源开发建设动能充沛
“可以说,站在长周期的角度,电力行业依然是一片蓝海。”温枢刚表示,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特别是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电气化水平稳步提升,电力需求旺盛。
今年前4个月,中国华能坚持抓早、抓紧、抓实,利润总额再创历史同期新高。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有力突破,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水电装机接近3000万千瓦;累计投产、在建、核准的核电项目规模达到740万千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与“十三五”末相比,提高了16.8个百分点,实现高质量开门红。“目前新能源的开发建设速度足以支持上市公司的长期快速发展。”王益华介绍。
高原介绍,公司力争在2025年末,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火电装机规模的50%,未来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越火电装机规模;同时进一步夯实1500万吨优质煤炭产能,坚定“煤电一体化”发展思路,巩固“火电+煤炭+新能源”的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