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特科技最新披露,其1.6T光模块产品已送至多家客户进行测试验证。这一消息由公司在互动平台正式回应投资者提问时确认,同时提到还与部分客户在LPO(Linear-drive Pluggable Optics)等特定技术路线上开展了联合设计。这意味着联特科技在高速光模块领域的研发进度正加速推进,已从实验室阶段迈向实际应用前的关键验证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联特科技刚刚亮相OCP 2025 Global Summit——这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举办的重要行业展会,聚焦开放计算与数据中心前沿技术。公司在展会上现场演示了多款高速光模块产品,包括1.6T OSFP 2DR4 FRO、800G OSFP 2FR4和800G OSFP 2DR4等型号。尤其是1.6T OSFP 2DR4 FRO的展出和上机演示,表明其硬件性能已具备初步可展示性,也为后续客户测试提供了实物基础。
从市场反应来看,投资者对这一进展表现出积极态度。当日联特科技股价上涨2.56%,收于114.40元,成交量达1379.66万股,成交额15.55亿元,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这说明资本市场正在重新评估该公司在下一代光模块竞争格局中的位置。
看到这个消息,我第一反应是:联特科技这次真的踩准了节奏。
当前全球数据中心正朝着更高带宽、更低功耗的方向演进,英伟达、微软、Meta等头部AI基建方都在推动1.6T光模块的部署计划。而国内能跟上这一代际步伐的企业并不多,多数厂商还在800G量产爬坡阶段。联特科技不仅提前布局1.6T,还能将样品送出测试,并参与LPO这类低功耗方案的联合设计,说明它的技术研发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深度绑定客户需求在走。
更让我看重的一点是他们在OCP展会上的实际演示能力。很多公司可以说“有样品”,但能不能稳定上机运行,是另一回事。联特科技敢在现场做真实环境展示,背后是对自身可靠性的信心,也更容易赢得国际客户的信任。
当然,测试验证只是第一步,能否通过客户认证、实现批量交付才是关键。但我认为,只要能在1.6T这一轮取得先发优势,哪怕只是成为二线供应商,对营收和估值都会有显著拉动。尤其是在当前国产替代和技术自主的大背景下,这种具备高端突破能力的标的,值得持续关注。
总的来说,这不是一条简单的利好消息,而是一个技术型企业从“追赶”转向“并跑”的信号。我不会盲目唱多,但必须承认,联特科技已经把自己摆到了牌桌上。接下来怎么打,值得盯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