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2-21 14:59:09 股吧网页版
专访朗新集团:从能源科技到科技能源,AI驱动能源运营与用户运营|长三角新质生产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300682_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归辞上海报道

  编者按: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聚焦以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重点赛道,如何推动全球科创竞争合作与要素流动,进一步激发区域禀赋与科创潜力,打造高效协同、集聚效应突显的科技创新联合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其中,既需要来自顶层设计的引领,也需要深入产业前沿的鲜活案例与交流互鉴。

  为此,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开展系列深度调研,并推出“长三角新质生产力”专题报道。本专题聚焦长三角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亮点,集聚一批新质生产力前沿探索案例,旨在有效赋能创新型企业和助力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而为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长三角新质生产力实践经验。

  近十年来,能源转型成为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发展主脉,对于达成“双碳”目标、培育新质生产力、迈向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新能源产业是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领域,无锡起步早,脚步快而稳。2020年,无锡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净零碳城市”目标,计划较全国和全省提前1—2年实现碳达峰。2023年10月,无锡发布《无锡市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若干政策》,通过25条措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朗新集团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江苏无锡。集团长期深耕电力能源领域,借助新一代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电力电子技术等技术,服务城市、产业、生活中的能源场景。当前,朗新锚定“能源数字化、能源互联网”双轮发展战略,继续在新型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建设、运营,以及新能源汽车聚合充电、交能融合、AI+能源、零碳园区等领域持续开拓探索。

  日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朗新集团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王慎勇。在这次对话中,王慎勇谈及朗新在能源数字化和能源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布局与未来计划,也分享了他对于行业趋势与机遇的见解。

  2025年是能源数字化业务新起点

  《21世纪》:在电力能源业务方面,朗新如何抓住市场机遇,参与新型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的建设和运营的?

  王慎勇:电力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是一个与业务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系统性过程。对于信息技术企业而言,在行业持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始终与客户紧密相伴,以创新技术引领业务发展,精准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朗新或许是行业内较早服务于电网的软件企业。我们最初从县域电网客户起步,逐渐熟悉业务。在二十多年的成长中,我们长期陪伴客户成长,践行“满足客户需求、赢得客户信任、确保客户实现永续经营”的理念。

  在此过程中,我们对客户需求、行业特性以及电网全面数字化发展的进程形成了极为深刻的理解。凭借赢得客户的信任,我们也获得了持续发展的机会。我们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从最初客户提出需求我们负责落实实现,逐渐拓展为提供从规划到咨询的全方位服务,助力客户构建更为完善的数字化体系。时至今日,我们的服务范围已经涵盖从建设到运营各环节的全生命周期。

  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始终是我们的重要能力之一。我们对新业务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成立了朗新AI研究院。该研究院专注于AI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重点研究大语言模型、时序预测模型和AI智能体框架等前沿技术。这些研究成果已在电力调度、交易决策和数据智能等核心领域落地应用。

  我们不会仅仅固守熟悉的领域,常常通过创新型的项目来引领发展机遇。例如,我们在工作中取得的一些创新成果,经实践验证效果良好,被电网采纳为行业标准,并进一步推广应用。此外,我们还设有专门的朗新研究院,对国家宏观政策、新型电力系统、电力市场化等进行深入研究。

  《21世纪》:你如何看待能源数字化市场2025年的走向?对于朗新在该领域的业务发展有何预期?

  王慎勇:总体而言,2025年对于整个能源数字化市场以及我们集团而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起点。回顾过去这些年,我们积极投身诸多探索创新,确实也在非电力和能源行业进行了诸多探索。

  电力能源行业本是我们最为熟悉、耕耘时间最长的领域。2020年国家率先提出 “双碳” 目标,为能源产业的绿色转型指明方向。随后在2021年,又相继推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电力市场化等一系列举措,这些政策的协同推进,使电力能源产业从传统模式向高效、清洁、智能的方向加速转变,一跃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聚焦“能源数字化、能源互联网”双轮发展战略,回归电力能源行业核心。展望2025年,我认为集团将进入一个发展更为迅速、质量更高的阶段。我们在开展业务时将更加聚焦,在围绕电力能源行业进行创新探索时,也会把握好节奏,稳步推进。

  新电途将成为重要触达点

  《21世纪》:自2020年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充电桩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朗新在这一领域也有重要布局,2019年投资成立了聚合充电服务平台新电途。朗新切入充电桩业务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慎勇:我们最初以从事面向企业的业务起步,通过软件加系统集成服务企业客户,帮助其降本增效。2013年,我们开启了平台模式业务的新发展阶段。当时,我们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商业决策,与支付宝展开合作,通过搭建中间平台,一端连接公共服务机构,一端通过支付宝连接用户,解决水电燃等公共服务机构面向最终用户服务的渠道和效率问题。

  之所以开展平台模式业务,是因为看到移动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能够为用户端用户带来多元化的便利服务价值,同时有效解决传统产业中存在的突出痛点。

  开展聚合充电平台业务是基于我们多年深厚的平台运营与服务经验作出的战略布局。在长期业务实践中,集团熟练掌握了面向用户端业务的运营模式,但是我们不希望止步于此,而是希望更深度地参与能源服务的场景之中。于是,我们捕捉到电动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市场机遇,顺势搭建聚合充电服务平台新电途,实现企业端充电桩运营商与用户端消费者的高效对接。

  截止到2024年底,新电途平台注册用户数已超过1800万,平台充电设备覆盖量超过160万,实现对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公共充电桩资源的覆盖,未来我们希望持续提升这块业务。

  《21世纪》:朗新集团将新电途作为重点业务发展,背后有何战略考量?

  王慎勇:从集团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战略观来看,新电途肯定是一块非常重要的业务。它是我们第一个真正面向用户端的平台,是我们的业务中具有平台属性、能够连接供需负荷和供给节点的一个关键业务场景。

  新电途平台已形成了一定规模,通过这个切入点也可以更好地连接城市用电场景,比如在单位、园区等公共用电场景,都有交通出行、停车充电的需求。未来,新电途也会成为我们交能融合、虚拟电厂等业务的重要触达点。

  《21世纪》:在交能融合领域,朗新集团深度参与打造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光谷出行平台,以及为郑州公用集团旗下停车场的“光储充放”一体化项目提供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方案。你如何看待朗新在交能融合领域的布局和未来?

  王慎勇:交能融合本质上是新型交通工具,即电动汽车带来的能源新需求,推动着能源与交通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重大转型。目前,这一转型尚处于早期阶段。

  我们在交能融合领域的项目,目前主要以新电途这一拥有大量电车用户的平台为依托,与产业合作伙伴携手,根据充电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需求,提供更为智能、绿色、安全的充电与出行服务。

  我们能够在三个方面发挥价值。其一,助力资产端用户“更好地投”,为其提供充电桩选址、投资价值回报测算等方面的建议。其二,助力资产端用户“更好地建”,为其提供充电桩选型、产品效率、故障率等方面的建议,更好地进行资产配置。其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提升资产的运营效率和价值回报,通过搭建专业的充电站管理平台,并与新电途聚合充电平台互联,根据用户需求、电力价格以及负荷的变化,更有效地进行充电服务运营和电力需求管理,提升资产收益。

  最终,我们的目标并非局限于交通与车辆本身,而是致力于能源运营与用户运营。在未来规划中,我们将着力打通城市电力基础设施与充电网络,紧密结合“光储充放”一体化模式等新能源发展趋势,打通交通领域的能源需求与电力、新能源市场、实现能源供需的高效对接,提升交通领域充电网络建设相关资产投入方的回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