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链条国产化” vs “性能差距至少还有两代”
一边是官方宣称“国内首款通过国密国测双认证及自主原创认证”的固态存储主控芯片,另一边是行业人士直言“国际大厂已在PCIe 5.0布局,我们还在4.0爬坡”。国科微(300672.SZ)近期披露的技术进展,正处在这种高度对立的舆论夹缝中——一面是政策背书下的国产替代高光时刻,另一面则是市场对真实竞争力的冷静审视。
事件概述
国科微(300672.SZ)在近期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披露,公司已构建“固态硬盘控制芯片+行业固态硬盘产品”双业务模式,核心目标是打造自主可控的存储生态体系。其自研固态存储主控芯片采用国产嵌入式CPU IP核,并通过国密国测双认证及自主原创认证,实现全国产化供应链交付,技术自主性显著。当前进展方面,公司开发的Wi-Fi6 2T2R无线网卡芯片已完成调试,并导入国内主流电视厂商、运营商及网卡厂商,部分客户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Wi-Fi6 1T1R+蓝牙Combo芯片已回片调试,功能与性能正常,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客户导入。
技术突破还是政策叙事?市场用资金投票
2025年11月17日,国科微股价上涨8.55%,成交额达21.45亿元,换手率9.44%,总市值升至240.37亿元。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82亿元,占比0.08%,在半导体行业中排名靠前。这一波行情直接对应其“GK2302系列主控芯片通过多项认证”的消息释放。市场将该认证解读为技术自主性的关键标志,也反映出国科微被纳入“未来有望翻10倍的10大存储芯片概念股”名单后的热度提升。
从基本面看,GK2302V200系列控制器已完成与长江存储128层TLC和QLC颗粒的联调测试,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搭载龙芯GS132e的主控芯片在CPU性能上提升15%,功耗降低6.5%,全盘性能提升18.4%。更重要的是,其主控芯片与NAND颗粒均实现国产供应,形成从IP核到晶圆的全链条闭环,打破国外厂商长期垄断格局。
信创东风吹动订单预期,但商业化节奏仍是关键变量
国科微自研主控芯片是国内首款获得国密国测双认证及自主原创认证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目前已导入联想、浪潮等主流整机企业。受益于信创政策持续推进,机构预计相关订单量有望同比增长30%以上。与此同时,中国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18%,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广阔增量空间。
供应链方面,国科微已与长江存储签订协议,批量采购NAND颗粒,全年采购金额预计突破亿元。此举不仅增强了供应链稳定性,也提升了对外议价能力。结合长江存储128层QLC 3D NAND具备业内最高单位面积存储密度和I/O传输速度的特点,双方协同有望推动纯国产SSD成本下探,读写速度可达500MB/s,具备消费级普及潜力。
相关题材及人气个股
该事件强化了“国产替代+自主可控”主线逻辑,带动存储芯片、通信芯片及军工电子板块关注度上升。以下是当前市场活跃度较高的人气标的:
雷科防务(002413.SZ)主营业务涵盖雷达系统、航天测控、卫星应用及集成电路设计,具备军民融合产业链布局。其存储芯片产品已在特种领域实现应用。11月17日获融资买入5787.22万元,两融余额达4.33亿元,创阶段性新高,显示杠杆资金积极介入。
东芯股份(688110.SH)是国内领先的利基型存储芯片设计企业,主营NAND Flash、NOR Flash和DRAM,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控制等领域。公司正推进首款6nm图形渲染GPU芯片“7G100”的客户送样测试,并战略投资砺算科技。11月14日单日融资买入达2.55亿元,两融余额突破25.4亿元,处于历史高位,反映市场对其“存算联动”战略的认可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