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热潮再起,A股市场掀起“跨界转型”风暴!本周11家公司披露重组进展,盈新发展拟收购半导体资产后录得5连板,时空科技切入存储领域斩获三连板,美力科技豪掷现金并购德国“隐形冠军”,一场围绕“新质生产力”的资本重构正在加速上演。
并购潮涌:从传统主业到科技跃迁
本周A股并购重组持续升温,共11家公司披露相关进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盈新发展与时空科技的“跨界突围”。前者主营文旅与地产,因连续多年亏损、研发支出为零,正面临增长困局;后者深耕景观照明,上市五年累计净亏损超7.5亿元,原有业务承压明显。面对困境,两家公司不约而同选择通过并购切入高成长赛道——半导体存储领域。
盈新发展拟以现金收购长兴半导体81.81%股权,标的公司具备BGA、SiP等先进封装技术,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尽管交易尚处意向阶段且存在不确定性,但市场反应极为热烈,股价提前两日涨停,最终实现五连板。类似地,时空科技宣布拟发行股份收购嘉合劲威100%股权,后者拥有光威、阿斯加特等知名品牌,2024年已扭亏为盈,2025年前八个月净利润达4229万元。消息公布后,公司复牌即一字涨停,收获三连板。
战略动因:转型压力与第二曲线构建
这轮并购潮背后,反映出部分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强烈的转型诉求。盈新发展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61亿元,扣非净利润连续五年为负;时空科技虽营收回暖,但2025年上半年仍亏损6627万元。在主业难以为继的背景下,并购成为其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环境也在助推这一趋势。深圳等地明确提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整合,并推动形成“20+8”产业基金群,为科技类资产注入提供资金支持。这也解释了为何“芯片概念”“存储芯片”成为本轮炒作的重要标签。企业试图借力资本市场,实现从传统模式向“新质生产力”的跨越。
风险警示:整合挑战与估值错配隐忧
然而,并购并非万能解药。历史经验显示,跨界并购失败率远高于行业内整合。时空科技此前收购智慧停车公司捷安泊,原股东承诺三年业绩,结果2024年大幅未达标,反致公司计提补偿款。此次切入技术密集型的半导体领域,管理协同、文化融合、供应链稳定性(如依赖三星、美光等少数供应商)都将是严峻考验。
此外,轻资产科技企业的估值难题也值得关注。传统建筑、文旅类上市公司如何合理定价高成长性标的?若估值过高,极易引发后续商誉减值风险。目前信息有限,还需进一步观察尽调结果、审计评估及最终交易结构设计。投资者应警惕短期情绪驱动下的股价波动,理性看待长期整合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