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股份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57.88亿元,同比微降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56亿元,同比下降18.29%。其中第三季度业绩下滑更为明显,单季净利润17.81亿元,同比下降65.02%。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畜禽产品价格下行带来的直接冲击。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公司毛猪销售均价为14.6元/千克,同比下降13%;毛鸡均价为11.2元/千克,同比下降15.8%。特别是9月份,毛猪销售均价跌至13.18元/公斤,同比下跌30.81%,反映出生猪市场的持续低迷。
不过细看经营数据,也能发现一些积极信号。在价格承压的同时,公司出栏量保持稳健增长。前三季度销售肉鸡9.48亿只,同比增长8.9%,创近五年同期新高;销售生猪2766.77万头,同比增长28.32%。这种"以量补价"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价格下跌的影响。
成本控制方面,温氏股份展现出行业龙头的管理能力。根据披露,8月份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保持在12.2-12.4元/公斤,猪苗生产成本降至260元/头左右,肉猪上市率达到93%,PSY维持在27左右。养鸡业务方面,8月毛鸡出栏完全成本为11.6元/公斤,肉鸡上市率保持在95%。这些数据表明公司在生产效率上保持着行业领先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截至9月末,负债率进一步降至49.41%,较去年末下降3.7个百分点。在现金流管理上,公司保持了相对稳健的态势。
分红方案成为本次财报的另一亮点。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3元,合计派发19.94亿元,占前三季度净利润的38%。据统计,自2015年上市以来,温氏股份已累计向股东现金分红301.1亿元。这一分红力度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难得,显示出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重视。
从行业周期角度看,养鸡业务已出现回暖迹象。9月份毛鸡销售均价达到13.53元/公斤,环比上涨11.36%,同比上涨3.84%,达到近一年多来的最高水平。公司表示,随着下半年养鸡行业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8月以来肉鸡业务价格快速回暖,养鸡业务已开始恢复盈利。
生猪市场方面,虽然当前行情仍然低迷,但公司养猪业务生产保持稳定,生产经营持续向好。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基于2025年全国能繁母猪产能小幅下降,2026年全年猪价中枢较2025年或窄幅回落。这意味着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可能正在过去。
作为养殖行业的龙头企业,温氏股份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实现了轻资产扩张,通过双主业结构平滑行业周期波动,在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上保持竞争优势。尽管短期业绩受到价格周期影响,但公司基本面和长期竞争力依然稳固。
当前股价18.52元,动态市盈率17.58倍,这个估值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反映了业绩下滑的预期。随着畜禽价格周期的逐步回暖,以及公司持续的成本优化和效率提升,未来的业绩弹性值得期待。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