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至23日,由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25中国公共安全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大会特设“AI+安全产业”专题研讨会,聚焦人工智能与安全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北信源副总裁姜来参加“AI+安全的未来”圆桌论坛,结合北信源在AI安全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实战案例,分享了他的思考与未来布局。
姜来表示,北信源已构建起“AI安全基座+场景化防护+全生态适配”的三维技术体系,核心能力覆盖AI应用安全与安全AI赋能两大方向:第一,以“信源密信AI基座”为核心,集成DeepSeek、千问、文心一言等主流大模型,打造统一标准化接口的同时,通过AI行为监控、审计与过滤机制,满足党政机关、军工单位等高安全需求场景的AI应用管控;第二,依托“XDLP数据安全防泄露产品”构建大模型“保密护栏”,可精准识别语音、文本、图像等多模态数据中的敏感信息,对终端与大模型间的会话流量实时拦截、告警,已在能源企业超十万台终端部署,在金融行业复杂业务场景中实现安全闭环;第三,自主研发的AI语音翻译大模型,在1—2秒低延迟传译基础上融入安全合规设计,不仅赋能生态伙伴爱传成为文化和旅游部“你好!中国”海外推广活动唯一语言服务商,更在东盟AI+合作论坛、IASP世界大会等国际场景中打破沟通壁垒,验证了安全与AI融合的实战价值。
在谈到“AI+安全未来”的时候,姜来认为,AI的浪潮正在重塑数字世界的规则,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十五五”规划顶层设计,网络安全产业将打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技术融合,AI将成为安全能力的核心引擎,从‘辅助工具’进化为‘智能中枢’;其次是产业升级,将催生万亿级AI安全新市场;第三是全球机会,中国AI安全产业有望引领国际标准。
姜来表示北信源重点推进三大方向:一是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突破大模型可信治理、多模态数据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完善“安全保障AI”的技术链条;二是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联合生态伙伴拓展政务、能源、金融等场景化解决方案,推动AI技术规模化落地;三是持续迭代AI原生安全产品,将信源密信AI基座的安全能力与终端防护、数据安全深度融合,构建全场景AI安全防护生态。同时,北信源将继续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向友好国家提供中国AI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