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锻科技刚刚宣布,将向其泰国子公司追加投资2.5亿元人民币,用于扩大新能源汽车及工程机械齿轴的产能。这笔资金中,1%由母公司直接出资,99%通过其新加坡全资子公司注入。公告显示,此次增资已获董事会审议通过,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目标公司——太平洋精锻科技(泰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目前注册资本为15亿泰铢,主营精密锻件、齿轮、模具及轴齿部件总成等产品的制造与销售。
这一动作并非孤立事件。实际上,精锻科技近年来正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除了此次泰国扩产,公司近期还决定在摩洛哥盖尼特拉-大西洋自贸区设立全资子公司,意图依托其地理优势贴近欧洲市场,满足客户对“本地化供货”的要求。从东南亚到北非,再到新加坡、日本和法国的运营节点,精锻科技已经逐步构建起覆盖亚太、欧美和非洲的全球生产网络。这种布局不仅响应了欧美客户对供应链稳定性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
我一直在关注这家企业,说实话,这次2.5亿的增资并不算巨额投入,但它释放的信号很明确:精锻科技正在把战略重心进一步向海外转移。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电驱传动部件领域,客户对产能配套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海外设厂能更高效地响应订单节奏。虽然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微增,但净利润却出现下滑,说明当前国内业务的成本压力不小,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在这种背景下,向外走是一条不得不走的路。
更让我感兴趣的是,这家公司并不只是停留在传统汽零制造层面。它已经切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开发出减速器样品,并与天津爱码信合资成立新公司,专注机器人关节、丝杠和驱动模组的研发,合作期限长达30年且具有排他性。这意味着,精锻科技已经在为下一个十年做准备——押注高增长赛道,比如新能源车和智能装备。
当然,海外扩张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事。管理跨度加大、文化差异、政策变动都是潜在风险。但从公告来看,公司强调内控机制建设和风险可控,态度还算审慎。短期看,利润承压可能还会持续;但长期看,这一轮全球化卡位一旦成功,未来成长空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