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国多地流感活动明显上升、部分区域传出疫苗供应紧张的节骨眼上,智飞生物甩出了一则关键公告:公司自主研发的四价和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均已正式获批上市。这个时间点不可谓不精准。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的数据,11月上旬南北方省份的流感监测阳性率持续攀升,一周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相比十月底翻了数倍,疾控部门也明确提示,本轮高峰可能在12月中下旬到来。正是在这种“需求即将爆发”的当口,智飞生物的两款产品拿到了上市通行证。
从信息源来看,这一消息由智飞生物在11月14日通过互动平台向投资者确认,并指向了公司发布的两份正式公告——《关于公司自主产品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和《关于公司自主产品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这意味着,这两款疫苗已走完审批流程,具备了商业化生产和销售的法定资格。虽然目前尚无公开数据说明其产能规划或具体供货节奏,但在当前市场对流感疫苗关注度急剧升温的背景下,任何新增的合规供给都显得尤为重要。
我一直在关注国内疫苗市场的格局变化,这次智飞生物的动作,我认为不只是简单的产品获批,更是一种战略卡位。过去几年,国内流感疫苗市场主要由华兰生物、金迪克等企业主导,尤其是四价流感疫苗,属于技术相对成熟但准入门槛较高的品类。智飞生物作为代理起家的巨头(比如长期代理默沙东的HPV疫苗),其自研管线的进展一直被市场视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此次两款裂解疫苗双双获批,标志着它在呼吸道传染病疫苗领域真正拿下了自主生产的关键拼图。
当然,市场反应是冷静的。当日公司股价微跌0.78%,成交额5.88亿,属于正常波动区间。这说明投资者并未将其视为突发利好,更多是预期兑现。但我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短期股价,而在于后续的放量能力。如果能在今冬明春的接种高峰中快速铺货,抢占一定市场份额,不仅能带来直接收入,更能验证其自研+生产+销售一体化的能力。尤其是在部分地区出现“缺货”传闻的当下,谁能稳定供货,谁就有可能赢得渠道和公众的信任。
说到底,疫苗是个“天时地利人和”都要凑齐的行业。智飞这次赶上了季节性的需求窗口,手握两张注册证,算是占了“天时”。接下来,能不能把这张牌打好,就要看它的供应链效率和市场执行力了。我将持续关注它的批签发数据和终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