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有近六万女性被该疾病夺去生命。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出现了上升和年轻化趋势。4月中旬,浙江、湖南等省份相继公布当地2024年肿瘤登记数据,宫颈癌仍为这些省份癌症发病前十乃至前五的癌种。
“国内HPV(人乳头瘤病毒)、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水痘病毒、肺炎球菌等感染所致疾病治疗支出成本远超接种疫苗的预防成本。”在近日举办的2025年疫苗与健康大会上,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在发言中提出了对动态调整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策略的展望和设想。对于要优先考虑纳入的疫苗,从我国疾病形势、疾病负担和可及性分析,沈洪兵重点提到了HPV疫苗。
接种HPV疫苗可显著降低HPV持续感染、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病率,是预防宫颈癌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第一财经从一名接近中疾控的专家处了解到,截至目前,国产二价HPV疫苗对适龄女孩(9~14岁)免费接种的惠民政策已覆盖16个省份。
与此同时,高价苗正变得更可及。近一段时间,天津、西安、秦皇岛、枣庄等地相继推出进口四价、九价HPV疫苗“打二免一”“末针免费”或相关接种补贴政策;另据第一财经梳理、求证,今年以来,江苏多地、深圳等城市延续或新增明确,可使用医保个账支付九价HPV疫苗。
随着这些惠民政策扩面,HPV疫苗接种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更多适龄女童获得免费接种的机会,为何说“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仍有必要且迫切?
HPV疫苗免费接种政策覆盖40%适龄女童
去年10月,国家卫健委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中介绍,HPV疫苗免费接种这一政策已经覆盖了全国约40%的适龄女孩。
今年,这一政策对适龄女童的覆盖面继续扩大。
前述专家表示,根据最新统计,承诺为适龄女童免费接种HPV疫苗的省份已达16个,分别是广东、海南、福建、江西、江苏、重庆、西藏、浙江、湖北、广西、山东、云南、甘肃、安徽、宁夏和北京。
其中,北京、四川、甘肃和安徽均为2025年新增省份。23日,安徽卫健委官网信息显示,将自5月底前启动为全省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的项目。
为使受种者有机会获取更多高危HPV型别的保护,少数地区还在职工医保“家庭共济”的基础上,明确接种九价HPV疫苗可以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进行支付。
比如,江苏张家港市政府网站2月下旬发布的消息显示,2025年该市将继续开展适龄女生国产二价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与此同时,提供九价HPV疫苗供受种者自愿选择、自费补差接种。如学生有医保账号,可使用父母医保共济账户支付,支付方式遵照医保部门相关规定,即“九价HPV疫苗补助费用标准按照江苏省2024年度国产双价HPV疫苗的政府采购中标价格”。
23日下午,第一财经从深圳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在“深圳医保”微信公号“家庭共济”栏目中开通“个人账户活化使用”后,参保人可以使用医保基金个人账户支付HPV疫苗,但仅限于九价苗。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应晓华还提到了地方民生工程的另一种实施形式——补贴接种。
“大约有10%的民生工程采取的是定额补偿。”应晓华介绍说,定额补偿既包括财政的定额补偿,也包括对于第二针、第三针的减免,后一种情况通常由公司来承担费用减免的成本。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目前各地开展的定额补偿项目更多是针对高价HPV疫苗。
4月14日,秦皇岛卫健委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称,2025年秦皇岛市将对部分适龄人群开展HPV疫苗接种惠民项目,此次惠民项目仅限于进口四价、九价HPV疫苗。在项目开展期间内,9~14周岁适龄女性按照“0、6”两剂次免疫程序在2025年6月底前接种第1剂次,且在满6个月后完成全程接种程序的,第2剂次只需缴纳25元接种服务费。
相较于原费用(含疫苗成本费2616元+2针次接种服务费50元,共2666元),享受前述惠民优惠后,受种者费用减半(含疫苗成本费1308元+2针次接种服务费50元,共1358元)。
除了秦皇岛,今年以来,天津等地也提出了类似限时“末针免费”的HPV接种惠民政策。
但这些政府惠民项目和企业商业化推广,似乎并未打消一些适龄女童及家庭的“疫苗犹豫”。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高级项目官杜珩表示,现有大量证据表明,优先为低龄群体接种HPV疫苗预防效果最佳。但目前HPV疫苗接种出现了一个错位情况:首个HPV疫苗2016年在中国上市,之后较长一段时期HPV疫苗是自费疫苗,价格也相对较高,在这一时期,主动去打疫苗的主要是有经济实力的大年龄女性。最近两年,成年女性的HPV自费市场出现了需求增长停滞,甚至下降的趋势。但预防效果最好的青少年女性人群HPV疫苗接种率还很低。总体来说,9~15岁女性HPV疫苗整体接种率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90%),西部省份尤是如此。“这也是HPV疫苗作为非免疫规划疫苗的现实困境。”
“在迄今为止为适龄女童提供HPV疫苗免费接种的省份中,绝大多数省份均未提出接种率目标。这一方面与地方经费有关,另一方面与社会动员有关。”一名公卫专家表示。
此外,近一年以来,随着HPV疫苗在政府采购中降至“白菜价”,疫苗的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成为公众关切。
“我认为,现在HPV疫苗在政府采购中给出27元左右的最低价格,能够覆盖到疫苗剔除研发成本后的相关成本,换句话说,它并不会出现政府采购价低于生产成本的现象;此外,之所以政府采购价格如此之低,是因为市场竞争。政府集中采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HPV疫苗价格,而在个人自费市场上,HPV疫苗售价可能还是相对较高。”应晓华说。
疫苗接种的公平性仍待提升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由中央财政专项投入。多名受访专家认为,尽管前述地方试点探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难以真正改变HPV疫苗接种率低、接种覆盖不公平的问题。目前国内已有5款HPV疫苗上市可供使用。故而,如能全面总结先行地方试点经验,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将有助于经济较不发达地区快速提升HPV疫苗接种率,更好促进健康公平,而目前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时机已臻成熟。
首先,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方式推进的HPV疫苗免费接种要继续扩面面临一定挑战。
“民生实事项目对地方财力要求较高,目前先行探索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富裕地区,经济相对困难的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低收入群体HPV感染及宫颈癌负担更重,接种HPV疫苗的需求更为迫切,但囿于地方财政压力,全面启动免费接种项目面临较大挑战。”一名业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
其次,“末针免费”等定额补贴方式,往往暗含疫苗企业的商业推广行为,且难以真正惠及低收入人群。
“如果首剂疫苗要自己付费,在现实中一些低收入人群可能就不会去打了,而这部分人本来是预防接种服务中比较需要被关注到的人群。”应晓华认为,宫颈癌是非常容易导致健康不公平的疾病,进而也会对公共政策的公平性要求更高一些。
此外,基本医保支付预防用产品还存在较大政策阻力。
应晓华对第一财经分析称,事实上,在2018~2019年左右,由医保个人账户来支付HPV疫苗费用的模式就有地方进行探索,但此后对于医保资金是否可以用于预防性公共卫生支出,不同部门有不同意见,所以目前通过医保个人账户直接支付HPV疫苗,还只是极少数地区的尝试。
但也有省份先行一步。“现阶段,江苏省正试点多种非免疫规划疫苗纳入医保支付范畴,同时通过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模式,实现刷医保卡为孩子、父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买单’。”一篇由江苏省疾控中心研究人员去年发表、题为《江苏省免疫规划的发展历程、展望与思考》的研究文章称。
为了拓展筹资来源,应晓华从另一个角度提出设想:2019年银保监会发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明确,“健康保险产品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其分摊的成本不得超过净保险费的20%”,意味着商业健康险可以提供相应的健康管理服务,所以在健康险服务项目中覆盖HPV疫苗接种,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以此为前提,随着部分地区提出可使用医保个账购买健康险,参保人通过购买商业健康险,可以间接实现医保个账对HPV疫苗的支付。
前述公卫专家认为,当下,地方惠民项目实施后,HPV接种率的提升情况还存在地方差异,且后续接种率也有可能回落。该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方民生项目的投资方式还不稳健。“这也是为什么在多地将国产二价HPV疫苗免费接种纳入民生实事后,我们仍在呼吁将该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冯子健进一步对第一财经等媒体表示,地方惠民政策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疫苗接种机会,是值得鼓励的。而国家免疫规划的意义在于确保接种的公平性,让不同经济水平的家庭适龄子女、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地区的儿童,可以平等地获得预防接种服务。
根据沈洪兵在前述公开发言中透露的信息,目前,中国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数量与国际上存在差距,在WHO推荐所有国家纳入免疫规划10种疫苗中,中国有4种未纳入(Hib、PCV、HPV、轮状病毒疫苗)。为此,沈洪兵称,“我们准备做一个五年规划”,未来将逐步缩小国内免疫规划与国际差距,逐步纳入需要纳入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