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龙头企业智飞生物(300122)深陷业绩困局。
4月22日,智飞生物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智飞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60.7亿元,同比下降50.74%;实现归属净利润20.18亿元,同比下降74.99%。
今年一季度,智飞生物净利继续下滑,且出现亏损。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23.74亿元,同比下降79.16%;归属净利润为-3.0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资料显示,智飞生物共有15种产品上市,其中1种产品附条件上市,包括预防流脑、宫颈癌、肺炎、流感、轮状病毒、带状疱疹等传染病的疫苗产品,也涵盖提供结核感染诊断、预防、治疗有效解决方案的药品。
在2024年年报中,智飞生物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显著承压,主要受行业政策调整、民众接种意愿下降、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推广销售工作未达预期。报告期内,多家疫苗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均呈现大幅度下降情况,公司业绩波动与行业整体趋势一致。
分季度来看,智飞生物自2024年三季度起净利开始出现亏损,一至四季度净利分别为14.58亿元、7.77亿元、-8369.64万元、-1.32亿元。
智飞生物代理的默沙东疫苗,长期以来为公司贡献了高额利润。不过,2024年,智飞生物代理的默沙东疫苗的批签发量均出现下降。数据显示,2024年,默沙东四价HPV疫苗全年批签发量为46.6万支,同比下降95.49%;九价HPV疫苗全年批签发量为3114.08万支,同比下降14.8%。此外,智飞生物代理的五价轮状疫苗、进口23价肺炎疫苗、灭活甲肝疫苗的全年批签发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来看,疫苗企业在市场竞争、产品价格、研发创新等方面都面临着较大压力,需要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以应对挑战。
在智飞生物看来,尽管行业短期承压,但在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的驱动下,国内疫苗市场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与商业机遇。未来,随着民众接种意愿不断提升,创新疫苗及成人疫苗加速普及,疫苗市场有望实现扩容升级,激发强劲的增长潜力。
智飞生物表示,公司布局丰富多元的自主产品在研管线,持续加大科研创新投入与资源整合力度,以实现创新技术向社会效益和商业价值的加速转化。公司持续优化市场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同时严格把控经营风险,确保公司稳健发展。
今年3月,智飞生物刚以增资形式实现对宸安生物的控股,拓展GLP-1、胰岛素类似物等领域自研管线布局。
业绩承压的同时,智飞生物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不理想,股价也一路走低。4月21日,智飞生物盘中一度跌逾8%,最终收跌6.86%,收盘价为20.23元/股,总市值为484.3亿元,较2021年的历史高点已跌去逾八成。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智飞生物方面发去采访函,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