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2 09:38:5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长盈精密2000人模具军团杀入机器人赛道!30家客户排队等货能否复制新能源神话?

  长盈精密的机器人布局,这次能走多远?

  看到长盈精密在互动平台上的回复,我第一反应是:这家公司真的在机器人领域憋了个大招啊。从材料到工艺,从灵巧手到大尺寸传动件,他们几乎覆盖了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的全链条。更关键的是,海外订单已经开始放量,国内30多家客户也在排队等货。这种架势,让我想起当年新能源车产业链的爆发前夜。

  不过,咱们得冷静看看细节。长盈精密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们用超精密模具的底子来做机器人零部件,2000多人的模具团队就是他们的"王牌部队"。这就像是个老厨师,突然用做国宴的手艺来开快餐店——基本功扎实,做出来的东西自然差不了。但问题在于,人形机器人这个市场到底能长多大?现在海外订单加速增长是个好信号,但明年一季度才开始兑现的国内收入,会不会像当年某些新能源概念一样"雷声大雨点小"?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押着相似的韵脚

  说到这儿,我想起两个老朋友——埃斯顿和绿的谐波。埃斯顿当年拿到特斯拉订单时,市场也是一片欢呼,但股价并没有像预期那样一飞冲天;绿的谐波在世界机器人大会前被资金追捧,会后又跟着大盘一起回调。这说明什么?订单增长固然重要,但股价走势还得看大盘脸色、资金情绪和最终业绩能不能兑现。

  长盈精密现在的情况有点特别:他们既不像埃斯顿那样绑定单一大客户,也不像绿的谐波那样受短期事件驱动。他们的优势在于全产业链的技术积累和已经看得见的订单增长。但风险在于,人形机器人这个行业还处在早期阶段,就像2015年时的电动车,谁都说不准哪条技术路线最终能跑出来。

  机会与风险并存的一盘棋

  站在当下看长盈精密,我觉得有几个关键点值得关注:一是海外订单的持续性,二是国内客户的实际转化率,三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模具技术能否在机器人领域持续保持优势。这些因素任何一个出现变化,都可能影响故事的走向。

  作为老股民,我见过太多"这次不一样"的故事,但市场最终都会回归本质——业绩。长盈精密的故事很美好,但咱们也得留个心眼,看看明年一季度这些承诺的收入能不能真金白银地落袋。毕竟,在A股市场里,预期和现实之间,往往隔着一整个太平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