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盈精密刚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释放重磅信号:第四季度海外人形机器人新订单仍在加速增长,公司正在积极扩产。这一消息瞬间点燃市场情绪,也让这家原本深耕消费电子的制造商再次站上风口。
根据公开信息,长盈精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已超过十年,具备为传动件、结构件、执行器、传感器等核心部件提供零部件的能力,覆盖金属(如钛合金、镁合金)、工程塑料(PEEK、IGUS)以及橡胶、硅胶等多种材料体系,并掌握CNC、3D打印、压铸、注塑等全套成型工艺。其最早对接的是海外品牌客户,目前出货也以海外为主。今年上半年,仅两家海外客户就贡献了3500万元营收;到8月底,累计交付的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价值已突破8000万元。项目重心正从灵巧手的微型传动件,逐步扩展至更大尺寸的结构组件。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技术底座上的独特优势——它用做超精密模具的思路和团队来生产机器人零部件。拥有超2000人的模具团队,其中15年以上经验的资深工程师近500人,这不仅保障了高良率,也让客户对其制造能力高度认可。此外,一站式服务能力让初创型人形机器人企业能快速实现设计优化与降本,成为其抢占早期市场的关键砝码。
而我最看好的一点是它的“双线布局”:一边是已经放量的海外市场,另一边是国内生态的全面铺开。目前公司已对接国内人形机器人客户超30家,虽然收入尚未大规模体现,但明确指出将从明年一季度开始逐季释放。这意味着未来几个季度,业绩有望迎来“海外持续放量+国内逐步起量”的双重驱动。
从资金面看,北向资金近期大幅增持1807万股,持股总数达2721万股,位列第二大股东,显示出机构对其长期逻辑的认可。尽管当前净利润同比下滑、股东人数上升带来一定压力,但在AI硬件与具身智能浪潮下,这种短期波动更像是成长过程中的阵痛。
说实话,我不认为长盈精密只是一个代工企业。它正在从“被动制造”转向“主动赋能”,尤其是在人形机器人这个尚处早期的赛道里,谁掌握了高精度、多材料、快迭代的制造能力,谁就有机会定义行业标准。而这家公司,显然已经拿到了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