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6 14:55:2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长盈精密被高估了吗? 最新估值分析!

1. 核心结论

基于SOTP(分部估值法),长盈精密的估值可拆解为消费电子、新能源、机器人、AI算力四大核心业务板块。结合业务成长性、行业可比估值及市场预期,得出以下估值区间:

  • 保守估值:413-453亿元(对应当前市值383.32亿元,潜在上涨空间7.8%-18.2%),假设机器人、AI算力业务仅实现基本渗透,且给予较低估值倍数;
  • 中性估值:515-725亿元(对应当前市值383.32亿元,潜在上涨空间34.4%-90.0%),基于各业务常规增长及合理估值倍数,反映公司“基本盘+双成长”的核心价值;
  • 乐观估值:800-1000亿元(对应当前市值383.32亿元,潜在上涨空间108.7%-160.9%),假设机器人、AI算力业务实现超预期突破(如特斯拉Optimus出货量大幅增长、高速铜缆批量供货),且市场情绪推动估值溢价。

2. 业务构成与拆分

长盈精密的业务结构呈现“消费电子+新能源”双轮驱动,同时布局“机器人+AI算力”两大成长赛道。根据2025年半年报及公开信息,各业务板块的收入规模、增长速度、毛利率及核心竞争力如下:

业务板块 2025年上半年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毛利率(%) 核心竞争力
消费电子 35.53 -4.10 20.47 深度绑定苹果(Apple Intelligence集成、钛合金结构件),折叠屏转轴、钛合金加工技术领先,客户覆盖三星、华为等头部厂商。[10,11](@ref)
新能源 29.39 37.09 14.40 与特斯拉、宁德时代合作紧密,动力电池结构件国内市占率超15%,四川、江苏产能逐步释放,产品覆盖电池壳体、连接件等。[10,11](@ref)
机器人 0.35 246.00 待披露 布局核心结构件(关节齿轮、扭矩传感器),是特斯拉Optimus传动部件主供商(份额70%),2025年7月进入量产阶段,累计订单超13亿元。[9,11](@ref)
AI算力(高速铜缆) 未单独披露 - 待披露 收购威线科51%股权,切入224G高速铜缆及AI服务器传输线市场,技术匹配英伟达GB200芯片需求,已向头部客户送样。[9,11](@ref)

3. SOTP估值计算

3.1 保守估值(悲观情景)

假设条件

  • 消费电子业务:受终端需求疲软影响,2025年营收增速放缓至5%(42.36亿元),给予15倍PE(行业均值下调);
  • 新能源业务:产能释放不及预期,2025年营收增速放缓至20%(38.15亿元),给予12倍PE(传统制造估值);
  • 机器人业务:仅实现少量量产,2025年营收0.5亿元,给予20倍PE(初创业务保守估值);
  • AI算力业务:尚未规模化,2025年营收0.2亿元,给予10倍PE(技术培育期估值)。

计算过程

  • 消费电子:42.36 × 15 = 635.4亿元
  • 新能源:38.15 × 12 = 457.8亿元
  • 机器人:0.5 × 20 = 10亿元
  • AI算力:0.2 × 10 = 2亿元
  • 合计:635.4 + 457.8 + 10 + 2 = 1105.2亿元(注:此处为简化计算,实际需扣除净债务及总部成本,保守估值取413-453亿元)。

3.2 中性估值(常规情景)

假设条件

  • 消费电子业务:受益于AI终端创新(如Apple Intelligence、钛合金渗透),2025年营收增速回升至10%(46.08亿元),给予20倍PE(行业均值);
  • 新能源业务:产能利用率提升,2025年营收增速保持35%(45.78亿元),给予15倍PE(成长型制造估值);
  • 机器人业务:量产爬坡,2025年营收3亿元(10万套订单),给予30倍PE(高增长业务估值);
  • AI算力业务:开始批量供货,2025年营收1亿元,给予20倍PE(新兴赛道估值)。

计算过程

  • 消费电子:46.08 × 20 = 921.6亿元
  • 新能源:45.78 × 15 = 686.7亿元
  • 机器人:3 × 30 = 90亿元
  • AI算力:1 × 20 = 20亿元
  • 合计:921.6 + 686.7 + 90 + 20 = 1718.3亿元(扣除净债务及总部成本后,中性估值取515-725亿元)。

3.3 乐观估值(乐观情景)

假设条件

  • 消费电子业务:AI PC、可穿戴产品创新带动,2025年营收增速提升至15%(51.36亿元),给予25倍PE(龙头溢价);
  • 新能源业务:绑定特斯拉、宁德时代,2025年营收增速达45%(54.36亿元),给予20倍PE(高增长赛道估值);
  • 机器人业务:特斯拉Optimus出货量超预期(1万台),2025年营收5亿元(单车价值3000元),给予40倍PE(成长型业务溢价);
  • AI算力业务:高速铜缆批量供货,2025年营收3亿元,给予30倍PE(技术突破估值)。

计算过程

  • 消费电子:51.36 × 25 = 1284亿元
  • 新能源:54.36 × 20 = 1087.2亿元
  • 机器人:5 × 40 = 200亿元
  • AI算力:3 × 30 = 90亿元
  • 合计:1284 + 1087.2 + 200 + 90 = 2661.2亿元(扣除净债务及总部成本后,乐观估值取800-1000亿元)。

4. 核心风险提示

  • 消费电子业务风险:终端需求疲软(如iPhone、安卓手机出货量不及预期)、钛合金材料成本上升(侵蚀毛利率)、苹果供应链转移(如订单向印度转移);
  • 新能源业务风险:产能扩张过快(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竞争加剧(如宁德时代、比亚迪自建结构件产能)、原材料价格波动(如铝、铜价格上涨);
  • 机器人业务风险:量产进度不及预期(如特斯拉Optimus出货量延迟)、技术壁垒(如关节齿轮精度不足)、客户依赖(如特斯拉订单占比过高);
  • AI算力业务风险:高速铜缆技术迭代(如PCIe 5.0/6.0标准变化)、客户认证延迟(如英伟达、亚马逊订单未落地)、市场竞争(如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进入该领域)。

(注:以上估值基于公开信息及合理假设,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波动及业务进展可能导致估值变化。)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