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西威推低速无人车,但业绩短期承压
德赛西威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不及预期,尽管前三季度整体营收和利润保持增长。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3.37亿元,同比增长17.72%;归母净利润17.88亿元,同比增长27.08%。但单看第三季度,营收为76.92亿元,同比仅增5.63%,环比还下降了2.04%;归母净利润5.65亿元,同比微降0.57%,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13.25%。中金公司指出,这一表现低于市场预期。
业绩承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分重点客户车型销量未达预期,叠加产品“年降”(即每年降价)政策持续推进,影响了收入增速;二是毛利率同比下滑2.4个百分点,环比也下降1.7个百分点,主要受产品年降以及代工模式业务占比提升的影响。
不过,在传统业务面临压力的同时,德赛西威正在积极拓展新赛道。9月2日,公司发布低速无人车品牌“川行致远”及首款产品S6,标志着其正式切入末端物流无人车领域。该车型具备全车规级开发制造、智能轴向控制等技术亮点,爬坡能力可达25%,旨在帮助物流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此举被视作德赛西威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关键一步。
智能化龙头的边界突围
我一直在关注德赛西威的发展路径,这家公司作为国内智驾域控制器和座舱域控制器出货量第一的第三方供应商,技术积累和客户覆盖都具备明显优势。即便当前面临毛利率下行和收入增速放缓的压力,它的基本盘依然稳固。
但从我的角度看,真正值得期待的是它在低速无人车领域的布局。这不是简单的业务延伸,而是对自动驾驶应用场景的一次精准卡位。末端物流场景封闭、路线固定、安全风险较低,非常适合L4级自动驾驶率先落地。德赛西威选择从这里切入,既能规避高阶智驾在乘用车上落地慢的难题,又能快速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虽然中金已因确收节奏放缓和毛利率压力下调了2025年和2026年的盈利预测,但我认为这更多是短期波动。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收现率提升,经营性现金流与净利润变动方向一致,说明主业仍具韧性。再加上定增完成后资本实力增强,支撑新业务投入的能力也在提升。
市场怎么看?资金面有信号
从近期资金动向来看,主力今日净流入1126万元,虽五日累计仍为净流出,但已有企稳迹象。行业整体净流入19.76亿元,显示汽车零部件板块热度回升。不过股价目前处于布林带中轨与下轨之间,短期趋势仍偏弱,空方占优,上方压力位在153.80元。
我认为,当前市场对德赛西威的情绪偏向观望。短期业绩压力确实存在,但长期成长逻辑正在重构。如果低速无人车能快速放量,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并非盲目乐观,而是在等待下一个爆发点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