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股份(SZ002759)$ 固态再爆利好!
中国科学院传出一则重磅消息,直接让全球新能源圈沸腾,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
别以为这只是实验室里的“黑科技”,它的落地场景比你想的更具体:
1、电动车:1000公里续航成常态:
现在电动车装100公斤电池能跑500公里,换成全固态电池后,同样100公斤电池就能跑1000公里,而且电池体积缩小40%,后备箱能多装两个行李箱。
更关键的是安全——就算电池被针刺、高温烘烤,也不会起火,夏天开车再也不用怕“带炸弹”。
2、手机:一周一充不是梦:
现在手机电池能量密度约250Wh/kg,换成全固态电池后能量密度翻倍,同样厚度的电池,续航从1天变3天;
3、人形机器人:告别“断电焦虑”:
目前的人形机器人,电池占体重的30%,续航最多4小时。
全固态电池能让电池重量减半、能量密度翻倍,机器人能连续工作12小时,搬快递、做家政不用频繁充电,真正能“上岗干活”。
团队透露,目前原型电池已通过稳定性测试。
接下来的难点在量产工艺和设备研发,预计3-5年就能实现小规模量产,最先用在高端电动车和消费电子上,10年内会普及到普通家用车。
这颗全固态电池的意义,远不止“续航翻倍”。
现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都在抢全固态电池的赛道:
中国团队这次的突破,不仅在硫化物路线上走在前列,还解决了量产的核心瓶颈。
更关键的是,这项技术还能降成本。
再加上碘离子价格亲民,量产后全固态电池成本有望追上高端锂电池。
这意味着中国不仅能在技术上领先,还能在新能源产业链的“下半场”——全固态电池时代,继续保持成本优势。
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开着1000公里续航的电动车,不用规划充电桩;
拿着一周一充的手机,不用担心出门没电;
看着人形机器人帮家里打扫卫生,不用频繁给它“续命”......
这些场景的背后,都藏着这颗“中国造”全固态电池的力量。
固态电池方向方面,前排标的天际在高位延续趋势,展现出不俗强度,而后排的国轩和天赐则经历深度调整,这意味着固态电池板块已具备反弹价值。
$先导智能(SZ300450)$$宁德时代(SZ300750)$$阳光电源(SZ30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