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益智造正式冲刺“A+H”,这家为全球科技巨头提供核心硬件的“隐形冠军”,正借助港股IPO搭建跨境资本平台,全力押注AI算力服务器、人形机器人和光通信基础设施三大风口。此次募资不仅是产能升级的关键一步,更将用于战略性并购,加速向全球顶级智能制造平台跃迁。
从功能件龙头到AI硬件全栈服务商
作为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领域的全球领军者,领益智造以“果链”核心供应商起家,近年来成功拓展至AI终端、机器人、汽车及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公司2024年在全球AI终端设备高精密功能件市场收入排名第一,在高精密智能制造平台中排名第三,已构建覆盖材料、功能件、模组到精品组装的全链条能力。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在经历2023年短暂回调后,2024年营收强势回升至442.6亿元,同比增长近30%;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达375.9亿元,净利润19.66亿元,同比增幅接近40%,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值得注意的是,境外收入占比已从2024年的37.9%提升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47.3%,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聚焦“人眼折服”,打造第N增长曲线
公司明确提出“电、热、快”与“人、眼、折、服”的战略方向。“人”指人形机器人,“眼”是AI眼镜与XR设备,“折”代表折叠屏手机,“服”则指向企业级AI算力服务器。这一布局精准卡位AI硬件爆发的核心节点。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已获得海内外客户订单,涵盖灵巧手、关节模组及整机组装,并实现量产交付。在AI服务器方面,重点拓展电源模块与热管理产品线,满足高密度算力需求。招股书显示,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提升这些新兴领域的研发与生产能力,进一步巩固技术壁垒。
与此同时,公司也面临毛利率下滑压力——从2022年的19.8%降至2024年的14.4%。管理层解释称,这是出于抢占新市场阶段的“竞争性定价策略”。此外,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贡献超56%收入)也带来一定经营风险。
内生外延并举,强化全球竞争力
除自身扩张外,并购成为领益智造的重要战略工具。尽管此前收购江苏科达的重大资产重组被终止,但公司明确表示将以现金方式继续推进交易,并计划在服务器、机器人等领域寻找新的并购机会。这种“内生增长+外延整合”的双轮驱动模式,有助于快速获取关键技术与市场份额。
此次赴港上市,不仅将拓宽融资渠道,更有助于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吸引全球人才。我们观察到,公司在ESG治理、董事会建设及金融创新方面屡获认可,显示出其作为成熟制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未来能否在AI硬件浪潮中持续领跑,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