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最近有点东西。领益智造三季报刚出来,营收利润双双创新高,单看3Q25,净利润同比涨了快42%,毛利率还往上提了两个点,确实挺猛。市场反应也直接,股价一度冲到16块多,虽然今天早盘有点回落,但整体势头不弱。我琢磨着,这背后不光是消费电子传统业务稳住了,更关键的是几个新方向都踩在了点上。
AI终端这一波新品发布季,产线稼动率起来,带动盈利能力改善,这是明面上的逻辑。但真正有意思的,是它在“人眼折服”这几个字上下了大功夫——机器人、AI眼镜、折叠屏、服务器散热,一个都没落下。比如机器人这块,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这些核心部件它都能做,不是简单代工,而是往产业链上游走。AI眼镜和XR设备里,它的注塑件、散热方案已经绑定了头部客户,这种卡位很关键。还有折叠屏,碳纤维支撑件、VC均热板这些高附加值的东西,已经进到了主流产品线。服务器散热那边,跟全球客户合作GPU/CPU散热,自研热管和均温板技术,说明它不只是靠规模吃饭,技术底子也在夯实。
更值得关注的是动作频频。24亿收购浙江向隆96%股权,补强汽车零部件能力,等速驱动轴、传动轴这些产品线直接就来了,而且对方还给了三年累计不低于6亿的业绩承诺,算是上了个保险。这步棋走得不小,等于是在新能源车赛道又加了一把劲。再加上巴西、土耳其、印度的海外基地陆续推进,低空经济、充电业务、精品组装都在铺开,全球化布局的成色越来越足。
资金面上也有信号。虽然昨天融资净偿还了六千多万,但整个三季度,不少公募基金还在加仓,金鹰、汇安这些产品的重仓股名单里都有它。股东户数还增加了八成,散户参与度上来了,不过户均持股金额没怎么降,说明筹码结构还算稳定。
当然,风险提示也得看清楚。下游产品导入能不能顺利,并购后的整合效果如何,都是变量。但现在这个阶段,市场显然更愿意给成长性定价。中金那篇报告说得直白,估值中枢在上移,目标价看到20块,对应还有两成多空间。这背后,其实是对它从消费电子代工转向AI硬件平台型公司的认可。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