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必选近期再度斩获1.26亿元订单,中标广西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及测试中心设备采购项目,为其最新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Walker S2的规模化交付提供了明确路径。此次合同要求在2025年内完成交付,标志着该型号机器人正式进入批量部署阶段。结合此前9月获得的2.5亿元大单以及多个千万级采购协议,优必选Walker系列全年累计订单已突破6.3亿元,商业化落地节奏显著加快。
订单密集落地的背后,是人形机器人产业从技术验证向实际应用延伸的趋势加速。 今年以来,国内公开披露的人形机器人中标项目超过83个,总金额接近3.3亿元。优必选、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三家企业合计占据约六成市场份额。智元机器人近期也宣布获得龙旗科技数亿元订单,并与均普智能启动首批交付;其合伙人王闯透露,今年营收规模同比可能增长超十倍。与此同时,海外企业如Figure AI、特斯拉Optimus也在推进产品迭代和交付计划,全球竞争正逐步聚焦于真实场景下的交付能力与供应链整合效率。
政策与资本双重驱动下,产业化路径日益清晰。 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实现整机批量生产的目标,“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地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上海市提出到2027年在核心算法、感知控制等领域实现突破。据测算,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27%;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2.39亿元,占全球一半。资本市场同样活跃,穹彻智能、千觉机器人等企业接连完成融资,覆盖具身智能模型、触觉传感器等关键环节。
产业链协同正在深化。 江苏鼎汇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近日成立,注册资本6000万元,由埃斯顿、绿的谐波、安培龙、泉峰汽车、亨通线缆等共同持股,意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硬件深度融合。卧龙电驱已入股智元机器人,汉威科技与其展开合作,显示出核心零部件厂商积极嵌入整机生态的态势。三花智控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62.63亿元,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1.10亿元,持续受益于新能源车热管理需求增长,同时具备向人形机器人执行器领域延伸的能力。
广交会期间,智能类产品展出超35万件,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近110万件,多家企业凭借高附加值智能产品获取海外订单。这反映出“中国智造”在全球市场的认可度提升,也为高端制造出口提供了结构性支撑。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技术突破+商业落地”交汇期,头部企业的订单兑现能力和供应链响应速度成为衡量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至于最终谁能构建起涵盖算法、硬件、场景闭环的生态系统,仍需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