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益智造再获超百台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组装订单——这个消息在今日早间迅速点燃市场关注。根据公司官方微信发布的动态,这家深耕精密制造多年的龙头企业,又一次拿下了行业头部客户的大批量订单,标志着其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正从技术积累迈向规模化落地的关键阶段。
这笔订单背后,不只是简单的代工生产,而是领益智造“三位一体”战略的持续兑现:即围绕核心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服务、场景数据闭环三大环节构建完整能力链。公司不仅提供从电机、丝杠到减速器等关键部件的自研产线,还能完成整机集成与测试,并依托全球58个生产基地开放真实应用场景进行验证。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正在推进具身机器人操作实训体系建设,计划打造“具身机器人技工培训学校”,试图将硬件制造优势延伸至人才生态和数据资产层面。
而在合作网络上,领益智造今年以来动作频频:与强脑科技、傲意科技、九天创新达成战略合作,深化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智元机器人的协同。这些联动覆盖了硬件开发、AI大模型训练、多场景数据集建设等多个维度,显示出其并非单纯做代工,而是在积极参与整个具身智能生态的搭建。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感慨,这家曾以模切、冲压起家的传统制造企业,转型之坚决、步伐之稳健,在A股制造业中实属罕见。过去几年,它依靠苹果产业链打下基本盘,2024年苹果贡献约45%收入,但非苹果客户占比已提升至55%,汽车、储能、机器人等新业务快速成长。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36.25亿元,清洁能源业务同比暴涨212.98%,汽车及低空经济也保持近40%增速,说明它的增长引擎正在真正多元化。
更重要的是,它的投入是实打实的。2024年研发费用21.3亿元,占营收近5%,手握2547项专利,自研AI视觉检测系统良率高达99.2%。这种对技术和效率的极致追求,让它在竞争激烈的代工行业中仍能维持高毛利——比如机器人关节模组毛利率超25%,汽车电池盖板达22.5%。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存在不确定性,行业竞争也在加剧,立讯、歌尔等对手同样虎视眈眈。但我认为,领益智造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只是一个执行者,更在尝试成为规则的参与者甚至制定者之一。当大多数厂商还在比拼成本和产能时,它已经在布局数据、人才和生态。
这或许才是它最值得期待的地方:从“制造工厂”走向“产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