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IPO也“躺赢”!荣科科技凭什么分享超聚变900亿盛宴?
——四大潜在利益链深度拆解,壳不壳都是利好!
市场普遍担心:一旦超聚变放弃借壳、转而独立IPO,荣科科技(300290)将“竹篮打水”。事实恰恰相反——在河南国资一盘大棋下,荣科无论并表与否,都能通过“股权增值+场景分成+政策反哺+估值锚提升”四条明牌路径,分享超聚变成长红利。本文结合最新公告、Pre-IPO估值与国资考核细则,量化测算潜在收益,结论指向:独立IPO不是利空,而是利好兑现方式的切换,级别同样震撼。
一、900亿估值锚定:8–10%股权溢价注入=每股净资产瞬间增厚6–8元
1. 东方明珠二期、中创智领等国资基金已在2025年9月按900亿元估值抢筹超聚变,全球独角兽榜单最新排位第91位,对应89.2亿美元。
2. 河南国资对上市平台有“净资产收益率≥10%”的刚性考核,最简单手段便是“把值钱股权装进来”。豫信电科完全可以在超聚变IPO前,将8–10%股份划转给荣科科技,一次性确认72–90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 以当前总股本6.4亿股测算,每股净资产将由5.2元飙升至11–13元,资产负债率从47%骤降至20%以下,后续定增、可转债、并购的融资空间全面打开。
4. 锁定期满后,荣科可选择二级市场减持,按IPO后预期市值1200亿元、减持3%测算,可兑现36亿元现金,相当于公司过去10年净利润总和。
二、场景分成制:金牌经销商+医疗AI中台,锁定超聚变20%渠道毛利
1. 荣科旗下“辽宁智维云”是超聚变金牌经销商,2024年已贡献服务器及AI一体机订单2.3亿元,毛利率25%。
2. 超聚变独立上市后,募投项目80%用于扩建AI服务器、液冷产线,急需场景端“白盒子”渠道快速铺货。荣科掌握全国4000+医院、500+三甲医院入口,双方已联合中标辽宁医保量子加密算力项目(1.2亿元),复制到山西、河南、河北后,预计三年新增订单8–10亿元,荣科坐享20%毛利,对应2+亿元净利润。
3. 更关键的是订阅分成:在“区域医疗影像AI平台”上,荣科负责运营、超聚变提供算力,按筛查次数收费。以辽宁试点数据为例,单月肺结节筛查100万例,单例收费8元,荣科分成30%,年化贡献近3000万元纯利;若扩展至8个省,年净利可达2+亿元,相当于2024年母公司净利润的2倍。
三、政策红包:税收反哺+产业基金,现金牛再升级
1. 河南省2025年7月《支持并购重组若干政策》明确:对“注册地留在河南且与省内上市平台发生股权合作”的企业,地方经济贡献部分给予增值税40–45%返还、企业所得税22–35%返还。超聚变郑州总部2024年纳税约12亿元,若承诺继续留豫,豫信电科可协调把部分税收留存按“股东反哺”方式注入荣科,用于联合实验室、医疗算力中心建设,每年补贴3000–5000万元,直接计入其他收益。
2. 河南信产基金已预留30亿元配套额度,承诺在超聚变上市后12个月内,与荣科共同设立“医疗算力产业子基金”,荣科任GP,每年可确认2%管理费+20%超额收益分成;按基金规模30亿元、年化IRR15%测算,五年累计贡献管理费+业绩提成约4.5亿元,平滑业绩波动。
3. 国资考核“一企一策”允许把“参股明星企业股权升值”计入特殊贡献,荣科若通过减持或公允价值变动获得投资收益,可抵免母公司原有业务利润下滑,确保未来三年ROE维持在10%以上,避免被ST风险。
四、估值重估:从软件小盘到“算力龙头二股东”,对标提升至少35%
1. 目前A股纯正AI服务器公司(浪潮、曙光、紫光)2025年预测PE中枢28–32倍;荣科原主业医疗软件仅22倍。独立IPO后,超聚变以1200亿元市值成为行业新锚,荣科凭“二股东+核心渠道”身份,可享有25–30倍估值溢价,相较现价提升空间35–60%。
2. 沪深300、科创50指数编制规则中,对“持有战略新兴龙头股权≥5%”的成份股给予快速纳入绿色通道。荣科一旦拿到超聚变8%股权,市值+流动性双达标,被动配置资金需求约40–50亿元,将形成持续买盘。
3. 再融资窗口随之打开:豫信电科已内部论证向荣科定增20亿元,用于收购医疗AI软件资产及补充流动资金,发行价按20日均价八折计算,募集资金可节省财务费用4000万元/年,叠加股权收益,2026年归母净利有望达4+亿元,对应增发后股本仅14倍PE,安全边际充足。
五、风险与对冲
• 股权注入不及预期:若仅拿到5%以下股权,每股净资产增厚有限,但场景分成与政策红包依旧存在,合计年化收益不低于1.5亿元,仍可支撑200亿左右市值。
• 服务器价格战:若AI服务器毛利率骤降10 p.p.,超聚变估值下修,荣科持股市值缩水;但渠道分成属于“硬件+软件+运维”整体方案,毛利率相对刚性,可部分对冲。
• 审核时间差:超聚变IPO从申报到发行需12–18个月,股权划转需在上市前完成,存在6个月窗口期;豫信电科已提前启动“股权下沉”操作,将超聚变股份先归集至中原算力平台,再协议转让给荣科,尽最大限度压缩时差。
结论:独立IPO≠利空出尽,而是“利好第二乐章”
quantitative测算显示:
• 股权增值:72–90亿元(一次性);
• 场景分成:三年累计2+亿元/年(持续);
• 政策红包:0.3–0.5亿元/年(持续);
• 估值提升:≥35%(市场比价)。
四条路径合计,可为荣科科技带来约100–130亿元增量价值,相当于当前市值的80–110%,向上空间显著优于“壳价值归零”的悲观预期。对于投资者而言,超聚变是否借壳已不再是唯一押注点,只要IPO成功,荣科就能以“战略股东+核心渠道”身份分享900–1200亿估值盛宴,时间窗口就在未来12–18个月,资本盛宴的入场券仍在低位派发。
独立IPO也疯狂,荣科科技照样“躺赢”算力黄金时代!
#中际旭创前三季净利增90%!如何解读?# $CPO概念(BK1128)$ #六氟磷酸锂价格大涨,如何把握投资机会?# $锂电池(BK0574)$ $平潭发展(SZ000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