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6 06:57:20 股吧网页版
登顶热搜!龙头一字涨停
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周一A股三大指数表现分化,其中沪指跌0.26%,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涨0.63%和1.52%。沪深两市成交额2.28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435亿元。盘面上,游戏板块集体上涨,汽车产业链亦表现强势,算力板块局部走强,储能概念股表现活跃。相反,贵金属、文化传媒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预制菜板块走强

  受罗永浩与西贝有关于预制菜的争论,预制菜成了近日市场的焦点,9月15日“西贝道歉”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9月15日,A股预制菜板块表现强势,得利斯涨停,天康生物涨超8%,龙大美食、惠发食品、国联水产涨超5%。

  除了“西贝预制菜事件”带动预制菜的话题量外,进而对预制菜板块形成催化外,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也提高了预制菜的话题度。

  据第一财经消息,“该标准主要是规定定义和食品安全指标要求。”据一位参与起草的专家透露,草案对预制菜的分类、原料、加工工艺、贮存运输及检验方法作出了统一规定,并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与现行141项团体、地方标准相比,国标条款更聚焦“安全底线”,为监管执法提供直接依据。

  事实上,我国的预制菜规模正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随着中国预制菜市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扶持政策的落实,到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490亿元。

  华鑫证券表示,我国预制菜行业保持高增态势,2019~2022年收入CAGR为19%,预计2025年可达4757亿元,人均预制菜消费量从2013年5.4kg增至2022年9.1kg,但渗透率10%~15%对比海外成熟国家渗透率60%仍有明显空间。复盘美国、日本预制菜发展历程,中国预制菜仍有近10年的成长期。预计随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后,我国市场出清叠加头部企业横向并购将实现市场集中度提升。

02

游戏板块表现强势

  除了预制菜板块外,周一游戏板块也表现亮眼,板块中星辉娱乐、完美世界涨停;三七互娱、巨人网络、冰川网络也涨幅靠前。板块指数而言,自4月9日盘中刷出阶段新低开始,迄今游戏板块已累计上涨67.39%,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4.17%。

  消息面上,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日前公布了2025年8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166款国产游戏获得版号;同时披露的进口网络游戏审批信息显示,8月共有7款进口游戏获得版号。

  随着游戏版号发放常态化,中国证券报援引分析人士表示,游戏板块的驱动逻辑正在发生变化,从单纯的“版号修复”过渡到“供给放量+AI落地”的双轮驱动。过去两年,游戏板块的驱动逻辑沿着“政策回暖—产品上线—业绩兑现”的线性路径展开。

  此外,北京时间9月15日凌晨,第十四届DOTA2国际邀请赛在德国汉堡巴克莱体育馆落幕,中国战队Xtreme Gaming获得亚军,重回世界顶级战队之列。总决赛开始前,Valve宣布2026年国际邀请赛将在中国上海举办,这是自2019年之后,上海再一次举办DOTA2国际邀请赛。

  证券时报表示,作为全球电子竞技领域的标杆赛事,DOTA2系列赛事不仅是全球玩家与职业选手心中的电竞最高殿堂之一,更创下过4001万美元总奖金纪录,至今没有单项电竞赛事打破。

  还有就是,游戏行业的景气度正在回升。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中信行业23只游戏股,上半年有13股业绩同比增长。ST华通和三七互娱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超过10亿元,分别为26.56亿元和14亿元。

  再根据游戏产业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再创新高。中国游戏用户规模已近6.79亿。同期,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为95.01亿美元,同比增长11.07%。

  国泰动漫游戏ETF基金经理朱碧莹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游戏公司的研发成本也有望下降,人工智能技术与游戏玩法也望产生更多的结合。VR/AR等新设备目前在游戏领域结合度较高,未来随着设备成本的下降,游戏公司有望找到新的主机设备载体,实现第二增长曲线。长期来看,游戏作为消费赛道中科技含量较高、毛利率较高的优质细分赛道,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03

继续维持震荡运行?

  整个市场而言,华泰证券表示,指数短期或仍有消化获利筹码的压力且事件性扰动增多,或维持震荡运行。但市场交投活跃度偏高,赚钱效应有扩散迹象,继续建议维持较高仓位运行。

  申万宏源则表示,短期市场面临性价比消化、预期锚定切换等问题,但A股基本面和资金流入均处“双底部区域”。基本面上,中游制造2026年中历史级别出清的线索已非常清晰,上游周期也有供给出清。现阶段,需求侧展望仍有分歧,但A股企业盈利未来一段时间只有“继续磨底”和“改善”两种可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