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西贝事件,再度引发消费者对于“预制菜”行业的关注。
2025年9月15日,不少预制菜相关上市公司股票大涨。得利斯(002330.SZ)一字涨停,惠发食品(603536.SH)、龙大美食(002726.SZ)一度涨停,国联水产(300094.SZ)盘中曾经冲高上涨12.43%,最终收涨5.03%,味知香(605089.SH)收涨4.93%。
南都N视频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预制菜相关法规、标准开始落地,行业逐步进入规范化发展路径。不过,由于存在门槛较低、鱼龙混杂,下游餐饮企业“以预充鲜”等问题,大众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感官认知差异巨大,想要成功从预制菜市场“分羹”,并不容易。
规范化之路开启一年半
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及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对预制菜的标准给出了清晰、具体、明确定义,预制菜规范化发展之路正式开启。
《通知》表示,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
《通知》同时强调,要从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提升关键技术创新研发水平、加快先进生产工艺装备应用、积极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统筹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彼时,《通知》就显示,要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包括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预制菜质量标准。
在此指引下,各地方预制菜标准相继出台。例如2025年1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了《预制菜术语及分类》及《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同月,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协会发布并实施了《预制川菜清洁标签通则》等6项团体标准;4月,大连市预制菜行业协会发布《大连市海鲜预制菜黑椒三文鱼》团体标准,聚焦特定地方特色产品。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且随着行业科技进步和扶持政策落地,2026年有望达到7490亿元。
市场竞争激烈,利润普遍下降
预制菜整体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但在低门槛、产品同质化及消费者信任危机等挑战下,竞争日趋激烈。

(南都记者整理自各公司半年报)
南都记者梳理了十余家预制菜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状况。其中龙大美食、双汇发展(000895.SZ)、西安饮食(000721.SZ)选取的“预制菜”相关业务数据。
从上图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企业扣非净利润同比都出现了下降,有三家企业出现了亏损,国联水产亏损额甚至达到了5.5亿元。并且,这些公司毛利率大都出现了下降。
具体分析,国联水产除毛利下降外,在营收同比降低18.36%的情况下,销售费用同比仅微降4.65%,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小幅增长;公司报告期内资产减值损失达2.78亿元,同比增长280.82%,共同侵蚀了利润。该减值损失主要来自存货跌价损失。
惠发食品同样是在营收大降的情况下,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继续投入较多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以开拓市场和销售渠道。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0.57亿元、管理费用0.71亿元,同比分别降低8.06%、5.92%。
海欣食品(002702.SZ)出现亏损,除销售业绩未达预期、费用保持高位等相似因素外,还因为子公司福建长恒食品有限公司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产能未充分释放。
另从企业性质来看,毛利率较高(高于20%)的安井食品(603345.SH)、三全食品(002216.SZ)、双汇发展(000895.SZ)均属于行业龙头企业;广州酒家(603043.SH)、西安饮食(000721.SZ)则存在餐饮业务。
下游客户覆盖火锅、烤鱼、麻辣烫、炒菜
随着罗永浩、西贝事件发酵,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己并不是反对预制菜,而是需要拥有知情及选择的权利。
实际上,预制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十分常见,仅上述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下游客户,就已经涵盖了西式快餐、油炸小吃、火锅、烤鱼、麻辣烫、炒菜,乃至高端饭店等一系列餐饮业态。
例如,龙大美食的客户有海底捞、肯德基、麦当劳、西贝、半天妖,国联水产客户包括呷哺呷哺、海底捞、汉堡王、赛百味、红龙虾;安井食品客户有海底捞、张亮麻辣烫、半天妖、鱼你在一起、夸父、喜姐、呷哺呷哺、兰湘子,得利斯会向超意兴、庙东排骨、金陵饭店、正新鸡排、海底捞等供货。
有意思的是,为了减少“内卷”,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海参养殖、加工龙头企业好当家(600467.SH)正在进军医药保健行业,研究推出了刺参软胶囊、刺参粘多糖颗粒、海参口服液、海参西洋参口服液、海参原浆和液体海参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