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至23日,由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25中国公共安全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大会特设“AI+安全产业专题研讨会”,聚焦人工智能与安全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AI+安全产业专题研讨会”由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电信翼支付、联通支付有限公司、武汉金银湖实验室等单位联合承办。本次研讨会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共同探讨AI技术在安全领域的安全治理、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路径,打通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的关键路径,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底座。

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瑞新致欢迎辞
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瑞新在致辞中指出,发展“AI+安全”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他强调,当前亟需构建涵盖技术研发、产业应用、标准规范、人才培养的完整创新体系,在模型安全、数据隐私、技术伦理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本次大会旨在打造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智慧的高能级平台,推动形成“技术引领、应用驱动、安全可控”的良性发展生态,为构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财富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沈昌祥发表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财富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沈昌祥在主旨报告中强调,安全可信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前提与底线。他指出,当前大模型在参数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也继承了深度学习的“黑盒”特性,面临机制不透明、数据安全、隐私泄露、伦理失范等多重风险。为此,必须构建以自主可信计算3.0为核心的主动免疫防护体系,通过运算与防护并行的新计算模式,实现“计算全程可测可控、安全可信”。他呼吁在国家法律法规与等级保护制度框架下,推广使用安全可信的产品与服务,以筑牢人工智能的安全底座,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韩煦东宣读倡议书
在活动中,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韩煦东宣读了成立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协会AI安全产业工作委员会,推进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倡议书。

中国财富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向东作特邀报告
中国财富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向东在演讲中指出,区块链将是构建可信数据资产流通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他提出以“数据空间”为底座,通过数据资产流通平台(DTCP)实现跨域流通与全生命周期管理。他重点介绍了智能合约在预付卡消费、定向支付等场景中的创新应用。通过规则透明、资金代管与穿透式监管,这些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商户、消费者与金融机构间的信任难题,最终推动数据要素的安全高效流通与价值释放。

国家级电力应急研究中心(广州)研究员邓健俊做特邀报告
国家级电力应急研究中心(广州)研究员邓健俊在演讲中说,AI是电力安全与应急的核心技术支撑。他提出以国家级电力应急平台为底座,通过“基础-业务域-场景”三级AI模型与数据融合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重点展示其在电网规划、新能源预测、设备识别、应急指挥等场景的应用,以灾损识别准确率超90%、新能源预测提升3%-8%及跨系统监管,解决极端灾害、系统复杂等痛点,最终推动电力系统韧性提升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中国财富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彦作特邀报告
中国财富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彦在演讲中系统梳理了全球AI安全治理的法律框架。他指出,随着《网络安全法》修订及“人工智能+”行动的实施,我国已构建起AI监管的基础体系。他通过“护网-2025”等执法案例警示企业必须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并提出了具体的合规路径:包括建立集法律、制度与技术于一体的治理体系,彻底排查“一键脱衣”类违规功能,强化AI生成内容的全流程审核与显著标识,以及确保训练数据来源的合法合规,从而在规范先行的前提下实现AI的安全发展。

中国财富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军民作特邀报告
中国财富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军民在演讲中提到,AI在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安全挑战。他通过多个安全事件揭示了大模型与智能体面临的数据泄露、提示词攻击等新型风险,并强调安全问题已成为企业部署GenAI的首要障碍。面对这一形势,他提出,需从技术防护、管理机制、运营韧性和人员能力四个维度构建系统防御体系。

天泽智联科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关劲夫作特邀报告
天泽智联科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关劲夫在演讲中系统阐述了城市消防安全管理面临的基础设施薄弱、治理碎片化等痛点,提出了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构建城市消防大脑、物联网平台和运营服务中心,整合政府、消防部门、社会单位与服务机构资源,实现了从监测预警到应急处置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合肥、临沂等地的成功实践表明,这一模式能有效提升火灾防控效率,构建起多方共赢的城市消防安全治理新生态。

天融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专家赵雷作特邀报告
天融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专家赵雷系统梳理了大模型在深度融合千行百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容器逃逸、数据泄露、提示词注入、供应链污染等全方位安全风险。他提出,以“数据安全为核心、模型安全为重点、应用安全为保障”的防护理念,构建覆盖云主机、容器、API及数据流的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体系,通过安全网关、监测评估与运营管控形成闭环防御,助力实现安全与业务并行的智能化发展。
“AI+安全案例展示”环节,现场集中呈现了一批优质案例并颁发“AI+安全案例证书”。相关单位通过系统演示、场景还原与技术解读,全方位展现了具备前瞻性与实用性的AI安全解决方案。
在“AI+安全的未来”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北信源、天融信、盛邦安全、领信数科及华顺信安的代表,围绕大模型安全治理、AI原生应用防护、威胁智能检测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构建“检测-防护-响应”一体化的AI安全能力体系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需要从技术攻关、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多维度协同推进,共同应对AI技术快速演进带来的新型安全挑战。
在“数据资产新质生产力”圆桌论坛环节,来自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电信翼支付、联通支付及天元律所的代表,围绕数据确权、流通交易、法律保障三大核心维度,深入分享数据资产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实践路径与行业洞见。(中国财富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