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晚间,方正电机(002196.SZ)2025年三季度报告披露,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5亿元;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13亿元,同比增长10.44%,净利润1375.73万元,同比增长153128.6%,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标志着公司经营质量发生根本性转变,正式步入全新高质量发展拐点。
从增长动力来看,公司此次业绩强劲回升的核心支撑为公司新能源驱动业务——该业务的规模化投产与产能释放,有效带动整体业绩快速提升。作为国内领先的驱动电机第三方独立供应商,方正电机长期专注于高功率密度扁线电机和圆线电机的研发与制造,产品技术性能指标位居行业前列。
新能源驱动电机持续放量,构筑核心技术及客户壁垒
方正电机业绩增长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劲支撑。湘财证券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6.1%,行业增长韧性显著。
驱动电机系统是电动汽车核心系统之一,直接决定车辆动力性、经济性与驾乘体验,赛道景气度同步攀升。盖世研究院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装机量达627.1万套,同比增长30.6%,为上游供应商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在此背景下,方正电机新能源驱动业务快速放量,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成为公司跨越业绩拐点的关键推手。
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方正电机在新能源驱动领域构建起核心竞争力:在800V高压电机、扁线电机、油冷电机等前沿技术领域持续投入,其八层扁线定子技术、超高功率密度、超高效率等关键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方正电机自主研发的扁线电机已实现规模化量产,相关性能指标均超越《中国制造2025》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设定的2025年目标。
技术优势推动公司成功切入多家国内外主流车企供应链。方正电机的驱动电机产品已进入了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零跑、大众汽车等多家头部品牌整车供应链,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新能源驱动电机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认可度。
为应对订单增长,公司正加快推进德清基地产能建设。其中一期年产80万台项目已随客户车型量产,二期年产220万台项目也在建设中。据悉,该项目打造的未来工厂广泛应用了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等技术,能够实现产品从客户需求端到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设计、智能协同生产、绿色低碳制造和智慧管理管控。
多领域全面开花,方正电机拐点已至
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浪潮中,方正电机已在多领域构筑起竞争优势,同时积极拓展新增长曲线。除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外,公司还在微特电机及控制器、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等细分赛道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业务端呈现多元向好态势,传统微特电机与控制器业务稳步恢复增长,人形机器人关节产品、电动飞行器驱动电机业务也在积极投入、加速推进。
作为微特电机领域的核心供应商,方正电机在细分市场已构筑显著竞争优势,同时持续深化与国际客户的合作并拓展产品应用边界。家用缝纫机电机领域,公司年产能达400万套,全球市场占有率约75%,稳居行业领先地位;电动工具马达业务上,方正电机已成功切入TTI、百得、Shark Ninja、宝时得等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并为客户开发适配吸尘器、园林工具、吹风机、空压机等多应用场景的各类马达产品。2025年上半年,公司微特电机业务营收规模增长9.11%,整体盈利增长20.47%。
方正电机智能控制器业务“双擎”发力,公司智能控制器产品聚焦家用电器控制器和电动工具用控制器,与下游景气高度共振,深度受益需求复苏;同时公司加码汽车控制器研发投入,打开智能控制器第二增长曲线。2025年上半年方正电机产能布局再升级,华东基地切入汽车电子并通过飞利浦T1审核,深圳基地斩获国家级“小巨人”门票,携手徕芬攻入电动牙刷、剃须刀等个护市场,并与创鑫激光共建激光控制生态,传统业务修复与新兴赛道扩张同步提速。
同时,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海能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AMT及其控制器、柴油机控制器ECU、气体机控制器GCU、后处理器控制器DCU等系列产品。在新产品、新项目开拓方面,上海海能采用全国产芯片的控制器,已小批量交付无人机项目;氢气发动机控制器助力多个车型实现稳定运行匹配;甲醇发动机控制系统,也已完成多个新项目小批量配套。
在近期火热的人形机器人赛道上,方正电机已实现率先布局。早在2023年6月,方正电机宣布拟投资60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方德机器人主要从事微型特种电机、减速器及零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2025年上半年,公司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研发稳步推进,18件专利已布局、9件已获授权,量产窗口渐行渐近。
随着各项业务多点开花,方正电机拐点已至,多年发展积累的各领域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业绩增长及持续盈利的驱动力,未来有望在更多市场机遇中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