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股友说煤基乙醇有前景,提几点反驳:
第一,大规模投资煤制乙醇基础设施,可能会将资本和技术“锁定”在化石能源转化路径上,从而在未来与真正零碳的绿色技术(如生物质、绿电制氢合成乙醇)竞争时处于劣势,成为“搁浅资产”。技术再先进,其源头仍是煤炭。整个过程(煤→合成气→二甲醚→乙醇)本质上是一个高能耗、高碳排放的化学过程。从全生命周期看,其碳排放远高于生物乙醇或未来的人工光合作用制乙醇。
第二,所谓的成本优势严重依赖于低廉的煤炭价格。未来还可能推行更严格的煤炭资源税、碳税或环保税,煤炭成本上升将迅速侵蚀其成本。如果建立碳交易市场,煤制乙醇企业将为这些碳排放支付巨额成本。同时,纤维素乙醇、藻类乙醇等第二代、第三代技术一旦取得商业化突破,其原料来源更广、成本更低,且是真正的碳中性,将对煤制乙醇形成降维打击。而兴化的业绩是对煤基乙醇前景的最有利回复。
第三,一旦国内国外燃料乙醇的碳足迹成为硬性准入标准,煤基乙醇可能首先被排除在采购清单之外。且如果从巴西、美国等国进口的低碳生物乙醇在成本和环保上更具优势,且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那么通过国际贸易填补缺口可能比在国内建设高碳项目更经济、更“绿色”。
第四,“富煤贫油少气”是现状,但不是未来方向。国家的核心战略是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而非将其固化。煤制乙醇本质上是“煤代油”,它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但没有改变能源的化石本质。未来政策支持必然会向零碳、负碳技术倾斜,而对煤基路线的支持可能会逐步退出,甚至加以限制。
我提反驳意见,因为那是上百的投资项目,如果未来不能给兴化带来改观和前景,那么国有资本和股民损失巨大,日后谁来负责?当然,如果说煤基乙醇发展前景好,那为什么是十大股东出逃?没有资金拉升?股价低迷?如果真是正确的,市场未来预判是科学、准确的,为什么置入资产后兴化连年亏损,证明还是预判出了问题。股价说明一切,没有资金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