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杀进大众供应链,前三季度营收破295亿
国轩高科正式向大众汽车配套动力电池——这可能是近期新能源产业链最值得关注的信号之一。10月24日,工信部发布的第400批次新车公告显示,大众安徽首款纯电轿车“与众07”搭载了来自国轩高科的磷酸铁锂电池。这意味着,继成为奇瑞核心供应商后,国轩高科成功打入大众体系,开启国际化合作新篇章。同日公布的三季报也印证了其强劲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5.08亿元,同比增长17.21%;归母净利润达25.33亿元,同比飙升514.35%。
更值得注意的是,国轩高科已连续两个季度单季营收突破百亿元,第三季度营收达101.14亿元,同比增长20.68%,增速高于前三季度整体水平。装机量方面同样亮眼,1-9月累计装车量达26.27GWh,同比增长84.7%,远超行业42.5%的平均增速,市场份额提升至5.33%。在海外市场,据SNE Research数据,国轩高科前八个月全球装车量达25.1GWh,排名全球第七,市占率升至3.6%。
高利润背后的“非经常性收益”真相
看到514%的净利润增幅,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业务爆发。但仔细看财报就会发现,这份“成绩单”中包含了不少“水分”。公司明确表示,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早期持有的奇瑞汽车(HK.09973)股份因港股上市导致公允价值上升。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高达24.48亿元,其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就占了24.36亿元。换句话说,真正靠电池主业赚的钱(扣非净利润)为8537.77万元,同比增长49.33%——虽然也在增长,但与净利润增幅相去甚远。
不过,也不能因此否定其主业的进展。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4.57亿元,同比增长87.72%,说明销售回款能力增强;研发费用投入16.05亿元,同比增长17.10%,显示出技术投入的持续性;而在建工程达210.40亿元,同比增长42.16%,表明产能扩张仍在加速。南京20GWh新基地奠基、内蒙古乌海零碳负极工厂落地、摩洛哥20GWh项目启动,这些布局都在为未来放量铺路。
我怎么看国轩高科的现在与未来?
说实话,我对国轩高科的态度是“看好长期战略,警惕短期估值泡沫”。从基本面看,它确实是中国少数能打进国际一线车企供应链的动力电池企业,与大众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供货,而是深度绑定,这对品牌和技术反哺都有深远意义。而且在国内市场,它作为奇瑞系主力供应商,装机量增速远超行业,基本盘稳固。
但问题也很明显:利润严重依赖投资收益,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仍偏弱。再加上当前股价处于空方主导区间,主力资金近期呈净流出状态,短期震荡压力不小。我认为,真正的考验在于,当资本市场情绪退潮后,国轩能否用持续的扣非利润增长和海外订单兑现来证明自己不只是“讲故事”的公司。如果能做到,那才是真正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