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政策的引导、产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共同打造了低空经济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以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飞行汽车等为代表的低空经济产业展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在电动航空及下一代电池技术(CIBF2025深圳)交流会(以下简称“电动航空CIBF2025深圳交流会”)中表示。
电动航空CIBF2025深圳交流会在5月15日至5月16日举办。会议期间,多位专家就eVTOL相关电池技术、固态电池产业趋势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由于当前的航空级电池还无法完全满足下游需求,混动路线或成为重要的过渡解决方案,长期与纯电动力并行发展。
eVTOL发展空间巨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交通拥堵问题逐渐凸显,亟待解决。”云山动力副总经理赵立娜在会上表示,eVTOL作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核心载体,以快速、灵活的特点成为未来城市运输的关键,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电动航空是低空经济、航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有交通运输方式的有力补充,也是航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通用航空产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邹海宁说。
低空经济被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eVTOL正成为全球航空产业变革的核心赛道。根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跃升至3.5万亿元。
乐观的预期带动产业繁荣。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电池中国网创始人CEO张雨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民用航空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已达600余家,备案产品1800余种,产品数量超过170万架。
今年以来,已有大量eVTOL意向订单签订。中国低空经济联盟理事长罗军曾公开表示,预计今年下半年起,eVTOL将频繁试飞。到2027年,部分特大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能实现eVTOL商业化的目标。2030年大城市将基本进入低空经济时代,eVTOL将逐渐进入千家万户。
动力电池仍是痛点
与广阔市场空间相伴的是更严苛的技术挑战。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电动航空领域对动力电池提出了更高标准,当前航空级电池仍面临技术攻坚、产业瓶颈及供应链壁垒等多重考验。
“eVTOL的续航里程在相同能量密度的情况下不及乘用车。同时,飞行需要有一定高度,所以对电池有低气压的要求,快充、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循环、绝对安全这些性能指标远远高于电动车,所以它是一款典型的既要、又要、还要的电池产品。”赵立娜表示。
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副院长熊需海分析,基于目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受限,四座飞机只能飞行1.5h,无法满足一些飞行学校的需求。
在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等要求下,业内对固态电池寄予厚望。固态电池是利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的液态体系,减少或取消易燃的组分,实现更高的安全性;通过匹配高能的电极,能够在良好的控制策略下实现电池综合性能的提升。
近日,固态电池催化事件不断。5月13日,贝特瑞发布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该公司明确表示,发布的固态电池材料均已具备量产技术条件。此前,国轩高科首席科学家朱星宝透露,国轩高科将于5月17日发布全新高安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为300Wh/kg。
尽管呼声正盛,但上证报采访的多位业内专家认为,短期内,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仍较为困难,固态电池研究进入瓶颈期,核心材料固态电解质仍面临成本、热稳定性不足、界面接触等难题。
混合动力或与纯电动力并行发展
在纯电动技术路线的续航痛点日益凸显、固态电池研发尚未完全突破的行业背景下,纯电方案制约了eVTOL的发展。混动技术路径成为多位业内专家一致看好的破局方向。
“从当前发展看,纯电飞行器在高载重、长距离条件下的飞行仍具有挑战。”欣旺达产品开发高级总监李臻表示,而混动可以有效提升载重、飞行时间、飞行距离,适用于更多复杂场景。此外,混动有望将每航时的直接成本降低60%。
混动技术路径即为混合动力,又分油电混动和氢电混动,与新能源汽车的混动逻辑趋同,即同时搭载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两种动力源。邹海宁认为,以油电混动和氢电混动为代表的混动技术可以有效获取更远的航程,是“权宜之计”。
“我们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混动技术路径。”据熊需海介绍,采用混动技术路径,飞行时间可达到2.5h、航程达到500km,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首飞。
“预计飞行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采用混动技术路径。”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总监余华强判断,若参考新能源汽车,纯电与混动的比例可能将会达到6:4。(李子健邱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