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第一财经记者从多方信息获悉,本周将有多家电池产业链公司公布固态电池产品或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国轩高科(002074.SZ)、贝特瑞(835185.BJ)、恩捷股份(002812.SZ)等。
在资本市场方面,固态电池概念12日表现活跃,概念指数(BK0968)当日上涨2.38%至1646.23。个股方面,截至12日收盘,龙蟠科技(603907.SH)、万向钱潮(000559.SZ)涨停,曼恩斯特(301325.SZ)、金博股份(688598.SH)、贝特瑞等涨幅居前。
负极材料厂商贝特瑞将在5月13日召开“未来能量引擎”发布会,发布会海报信息显示,贝特瑞新品除了可用于汽车之外,还可用于人形机器人及飞行器等。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贝特瑞此次发布的新品或与固态电池相关。4月23日,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贝特瑞方面称,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公司布局了氧化物固体电解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三大技术路线,目前相关产品的开发取得了不错的进展,部分产品已经应用到客户的半固态电池中。
电池厂商国轩高科将在本周举办2025全球科技大会,记者获悉,此次大会的主题之一就是固态电池。在今年3月举办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轩高科首席科学家朱星宝也曾表示,国轩高科将于5月17日发布全新高安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为300Wh/kg。国轩高科在2022年发布首款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60Wh/kg,续航达到1000公里。2024年5月,国轩高科发布了首款全固态电池产品“金石电池”,可以实现350Wh/kg的能量密度,PACK能量密度达到280Wh/kg,续航里程1000公里。
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博览会(CIBF2025)将于5月15日至17日举办,预计参展展商超3000家。记者了解到,龙头动力电池企业和头部电池产业链公司都齐聚此次大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国轩高科等。
锂电池隔膜公司恩捷股份将在此次展会上公布其固态产品技术突破与未来展望。该公司于2021年12月即成立湖南恩捷,专注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研发;今年3月,恩捷股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公司全固态产品主要有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硫化锂百吨级产线正在试生产,固态电解质已建成吨级产线,正在搭建10吨级产线,规划了千吨级中试产线,固态电解质膜处于小试研发阶段。
此外,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展会的主会场议程中,多个演讲都与固态电池有关,包括卤化物全固态电池的最新进展、高比能超充固态电池技术进展和前景展望、固态电池和氢混动力技术等。
鉴于能量密度以及安全性更高的特点,固态电池被业内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特别是在《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标(下称“新国标”)在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后,将对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曾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国标可以视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从企业技术储备上升为强制性要求,彻底终结了行业对热失控风险的侥幸心理,标志着动力电池安全进入“零容忍”时代。
基于新国标对动力电池安全性的高要求,于清教表示,安全性更高的固态电池和钠电池将迎来利好。
车企层面,头部自主品牌基本将全固态电池量产上车时间定在2027年。今年2月,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表示,比亚迪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广汽集团宣布计划2026年实现装车;长安汽车计划2025年实现全固态功能样车首发,2026年完成装车验证,2027年逐步推进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