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立科密出手:1.7亿自筹资金置换,释放什么信号?
瑞立科密拟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高达1.68亿元,这一动作迅速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公司2025年10月28日公告,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1285)已通过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同意以募集资金置换前期为推进募投项目而自行垫付的16,834.05万元,以及已支付发行费用中的188.68万元,合计达1.7亿元。这笔资金主要投向“大湾区汽车智能电控系统研发智造总部”项目,且置换时间距募资到账不足六个月,完全符合监管要求。
此次操作并非临时起意。公司在IPO招股书中早已明确:若募集资金未及时到位,将先以自筹资金推进项目,待资金到账后予以置换。事实上,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已出具专项鉴证报告,确认该笔预投金额真实、合规。与此同时,公司还同步审议通过另一项议案——未来允许使用自有资金和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募投项目款项,并定期从募集资金账户等额置换。此举旨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避免因专户支付流程繁琐影响项目进度,尤其是在人员薪酬、社保税费、差旅采购等日常开支方面更具实操性。
募集背后:效率与合规的平衡术
从财务角度看,这种“先垫后换”的模式在A股并不罕见,尤其对于急需推进产能建设或技术研发的企业而言,时间就是竞争力。瑞立科密作为今年9月底才登陆主板的次新股,募资净额达17.56亿元,其中超8.8亿元用于智能电控系统总部建设,足见其扩张决心。而在资金尚未到账时即启动项目建设,说明公司对行业节奏有较强预判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设立了一整套内部审批与外部监督机制。财务部门需按月汇总垫付支出,经审批后方可实施置换;同时,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有权进行现场核查与问询,确保每一笔资金流向透明可控。这不仅体现了公司治理的规范性,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制度层面的信心保障。
我怎么看这家公司?
说实话,看到这个公告的第一反应是:这家企业很务实。不同于一些上市后“躺平”的新股,瑞立科密在募资落地仅一个月内就快速推进项目执行,并完成大额置换程序,反映出管理层强烈的执行力和对发展机遇的紧迫感。
我注意到,尽管近期股价有所回调至54.93元(较发行价42.28元仍有溢价),但市场对其是否存在破发风险存在讨论。然而从业绩来看,2025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近20%的增长,主营业务结构清晰,尤其在商用车电控制动领域具备技术积累。当前的操作恰恰说明,公司并未被短期股价波动干扰,而是专注于长期战略布局。
当然,后续仍需观察两点:一是募投项目能否如期达产并贡献利润;二是随着股东户数增至7.18万,散户参与度提高,如何维持信息披露透明度与投资者沟通质量。总体而言,这次1.7亿的资金置换不是炒作,而是一次扎实的经营动作——它不 flashy,但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