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大 陆(SZ000997)$ $科大讯飞(SZ002230)$ $广电运通(SZ002152)$
博汇股份子公司无锡极致液冷科技有限公司自2025年6月成立以来,在液冷技术、生态合作及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多项实质性进展。下面我将为你介绍其最新进展,并梳理液冷、算力、大模型和稳定币四个领域的主要竞争上市公司。
一、无锡极致液冷科技的最新进展
无锡极致液冷科技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通过独特的资源整合和生态绑定,已经取得了多项突破:
1. 技术研发与合作:
* 公司与台湾FastCool共建了"全浸没液冷联合实验室",目标是开发支持单机柜功率密度高达300kW的散热方案(当前行业主流为50-80kW),并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1MW的原型验证。
* 其液冷解决方案的目标PUE(电能使用效率)可降至1.10或更低,相比传统风冷技术节能30%以上。
* 公司依托母公司博汇股份的化工基础,能够自研自产冷却液(与比利时Solvay合作配方),这有助于降低系统成本8%-12%,并保持35%-40% 的较高毛利率。
2. 重大生态合作与订单:
* 深度绑定阿里云生态:虽无股权关系,但通过"阿里系高管+地方国资+生态协同"模式,深度参与阿里云AI算力基础设施项目。公司承接了阿里云未来三年3800亿元AI投资中的液冷需求(液冷部分约1520亿元),并参与长三角智算中心项目(规划提供不少于2万柜液冷解决方案)和阿里云阿联酋数据中心项目。
* 通过阿里生态企业鑫蜂维采购了3.9亿元的GPU服务器,自建200-300P的算力池,应用自研液冷技术。
* 与申菱环境(温控系统)、台湾FastCool(CDU及二次换热)形成了 "冷却液—机柜—CDU—室外冷源—运维"的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 参与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项目,如与甘肃庆阳移动数据中心进行技术交流与方案探讨。
3. 政策与资本支持:
* 拥有无锡国资背景和阿里系资本入股,这有助于获得更低成本的融资(预计降低利率150-200个基点,年节省财务费用约2000万元)和更好的政策资源,如申报绿色数据中心专项补贴(系统级补贴8%-10%)。
二、主要竞争上市公司一览
以下整理了液冷、算力、大模型和稳定币四个细分领域的主要竞争上市公司,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领域 核心企业(股票代码) 主要优势与特点 资料来源
液冷技术 英维克 (002837) 冷板式液冷市占率超50%,全链条方案,适配英伟达GB300,海外订单增长
中科曙光 (603019) 浸没相变液冷技术领先,全球首个5000节点规模化应用,PUE≤1.1,参与国家算力枢纽建设
高澜股份 (300499) 三类液冷技术(冷板、浸没、集装箱)全覆盖,独家供应英伟达H100液冷模块,PUE≤1.1
申菱环境 (301018) 机柜级液冷方案,与极致液冷合作,冷却塔及群控系统
浪潮信息 (000977) AI服务器龙头,亚洲最大液冷生产基地,整机柜液冷方案交付效率高
算力基础设施 浪潮信息 (000977) AI服务器全球市占率前列,智算中心解决方案覆盖广
中科曙光 (603019) 液冷技术领先,智算中心建设规模大,绿色算力PUE低
华为 昇腾AI芯片/全栈智算服务,承建超20个智算中心
紫光股份 (000938) 云网融合设备全栈布局,政企云市场占有率目标高
神州数码 (000034) 华为昇腾最大分销商,自建算力平台,AI训练服务收入增长快
AI大模型 百度 (BIDU) 文心大模型,参数规模大,覆盖搜索、智能驾驶等多场景,日均调用量超10亿次
阿里巴巴 (BABA/09988) 通义千问多模态大模型,政务/金融行业市占率高
腾讯 (00700) 混元大模型参数规模万亿级,深度集成于微信生态
华为 盘古行业大模型,适配矿山、气象、医药等高价值场景,端云协同降低成本
科大讯飞 (002230) 星火大模型在教育、医疗领域应用深入,准确率高
稳定币概念 新大陆 (000997) 电子支付技术,涉及数字货币与区块链应用
广电运通 (002152) 智能金融设备厂商,布局数字货币相关技术与算力节点
恒宝股份 (002104) 智能卡与安全支付产品,涉足数字货币相关技术
四方精创 (300468) 银行IT服务商,在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有积累
三、总结与提示
无锡极致液冷科技作为行业新入者,其特点是资源整合能力强、生态绑定深(尤其阿里系)、成本控制有优势(冷却液自产)。但其技术方案(如300kW/柜)的大规模验证(2026年Q1原型验证)和品牌认知度的提升仍是需要关注的点。
对于液冷、算力、大模型等领域,技术迭代快、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需求旺盛,但也面临高端芯片制约、能耗压力、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稳定币概念则更多与区块链技术、金融科技应用相关,受政策和市场情绪影响较大。
以上信息均基于公开搜索结果,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注意,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果你想了解特定公司的更详细情况,建议查阅其最新财报和官方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