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2 18:56:20 股吧网页版
全牌照金控集团再添“新军”,拆解越秀集团万亿级金融产业版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隔多年,国内全牌照金控集团再添“新军”。作为地方金控集团的典型代表,近日越秀集团通过收购香港人寿获取了保险牌照,一跃成为国内新晋的万亿级资产规模全牌照金控集团。

  越秀集团董事长陈强表示,此次收购补齐了集团寿险这一关键牌照,标志着越秀集团成为一家基本集齐金融“全牌照”的国有控股集团。

  南方财经记者梳理广东多家全牌照金控集团发现,在金融业务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通过积极新增牌照,可以寻求业务协同和价值突破,增强相对于全国性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同时,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出发,全牌照金控集团可以发挥综合金融协同服务优势,从支持地方产业发展到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助力打通实体经济融资痛难点。

  但随着金控集团的价值衡量从牌照数量竞争转向资源整合能力与服务实体经济效能的比拼,未来这些金控集团能否找准自身定位,走差异化路径实现牌照价值最大化,值得持续关注。

  全牌照金控集团再添“新军”

  根据央行相关政策规定,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拥有实质控制权,自身仅开展股权投资管理、不直接从事商业性经营活动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金控公司的发展速度较快。从公司背景来看,金控集团可以主要分为大型金融机构、大型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资本控股。截至目前,据记者不完全梳理,全国共有金控集团68家。

  对于金控集团而言,最重要的金融牌照共有七张,分别是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基金、信托以及融资租赁牌照。金融牌照是金控集团开展业务、实现协同发展的核心基础,不同层级金控平台的牌照布局,直接决定了其业务边界与市场竞争力。

  资料显示,越秀集团是广州资产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以金融、房地产、交通基建、食品为核心产业,旗下拥有控有越秀资本(000987.SZ)、越秀地产(00123.HK)、越秀交通基建(01052.HK)、越秀服务(06626.HK)等上市公司。

  记者梳理发现,除了越秀集团以外,在广东还有3家全牌照金控集团,包括招商集团、平安集团、广州金控集团。

越秀集团、广州金控集团和招商金控相关金融牌照/翁榕涛、李欣彤制表。

  可以发现,作为首家获批的央企金控平台,招商金控的牌照布局最为完备。其旗下拥有招商银行、招商证券、招商信诺人寿、招商租赁、招商局创投等核心金融子公司,覆盖银行、证券、保险、资管、租赁等主流金融领域,属于业内公认的“全牌照级”金控平台。

  同为广州地方金控平台的广州金控,牌照实力同样具备区域竞争力。根据广州市国资委公开信息及企业披露数据,其旗下拥有广州银行、万联证券、珠江人寿、广州金控期货、广州资产管理等,集齐了银行、证券、保险三大核心金融牌照,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广州本土金融市场的普惠服务、区域企业服务中占据重要地位。

  而平安集团则同样早早集齐了金融全牌照,并且在综合金融服务以外,重点提出发展医疗养老服务,发力金融科技,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

  相比之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越秀集团的牌照布局存在明显短板。越秀集团虽然拥有越秀资本这一家国内首个地方金控上市平台,并且已拥有银行、证券、资产管理、融资租赁、期货等多张金融牌照,但保险业务的缺失始终是其综合金融布局中的关键短板。

  自2016年起,越秀集团曾多次尝试竞购香港人寿的保险牌照,但始终未能如愿,也导致越秀集团难以向客户提供“存贷+保险+投资”的一站式金融服务。

  在众多金融牌照之中,寿险牌照因其兼具收益与保障功能而备受市场看好,尤其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演进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实施,寿险业已进入较好的发展周期,粤港澳大湾区更是国内人寿保险发展的重要市场。

  获得寿险牌照,对于越秀集团而言不仅是金融牌照的补齐,同时也能提升公司的金融服务能级和业务协同效应,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更是其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一步。

  未来,越秀集团可以围绕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提供专业、便捷的一站式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全面覆盖各类型的金融场景。

  拆解万亿级规模金融产业版图

  根据中诚信国际的评级报告数据,截至2025年3月底,越秀集团的总资产为10596亿元,总负债为8777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819亿元。在经营业绩上,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36亿元,净利润12亿元,成为国内在港资产规模最大的地方国企,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08位。

  回顾过去几年,尽管营收不断增长,但越秀集团的盈利水平持续承压。

  上述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越秀集团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60亿元、1237亿元、1295亿元;然而,其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7亿元、73亿元、24亿元,持续大幅下降。

  分析指出,近年来越秀集团盈利水平持续下滑,其中2024年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降幅较大,同时受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因素影响,公司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和在建工程减值损失增多,且财务费用随着有息负债规模增长持续攀升,叠加上述因素影响,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24.15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约67.35%。

  越秀集团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金融、房地产、交通基建和食品四大板块,其中金融和房地产占营收主要大头,分别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0%和60%。

  然而,由于房地产行业整体较为低迷,越秀地产近年来的业绩有所承压。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越秀地产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75.7亿元,同比上升34.6%;核心净利润约为15.2亿元,同比下降12.7%。

  与房地产业务相比而言,金融业务有望成为集团业绩增长的新亮点。金融板块主要由子公司创兴银行和越秀资本负责,包括银行、融资租赁、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期货等细分业务。

  公开数据显示,创兴银行2022年至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51.04亿元、60.03亿元、60.74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9.86亿元、14.42亿元、15.91亿元,整体呈现稳步增长状态。

  融资租赁主要由子公司越秀租赁负责,公司主要采取回租方式开展业务,投放行业集中在民生工程、普惠金融及清洁能源领域,近年来融资租赁资产规模持续下降。公开数据显示,越秀租赁的融资租赁余额分别为640亿元、591亿元、527亿元。

  资产管理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广州资产负责,在2024年也遇到了困难和挑战。2024年,面对房地产行业波动、不良资产包处置难度加大等不利因素,广州资产实现营业收入9.12亿元,净利润-3.50亿元。

  2025年上半年,广州资产持续推进投行化转型,实现营业收入2.59亿元,净利润0.17亿元,经营业绩扭亏转盈。

  近年来,广州资产积极布局个人贷款不良资产领域,个贷不良规模持续增长,同时积极布局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等股权投资业务。

  2024年10月,中信资本联合广州资产等机构以8.3亿元参与仁东控股破产重整;2025年8月11日,*ST松发重大资产重组及配套融资项目顺利完成,成功募集资金40亿元,这家曾濒临退市的陶瓷企业重获新生。由广州资产和其他18家机构共同出资。

  投资管理板块主要由越秀产业基金和越秀产业投资负责,前者是市场化的私募投资基金,后者是公司自有资金投资平台。截至2024年末,越秀产业基金在管规模近500亿元,同比增长19%;越秀产业投资的投资规模为149亿元,主要包括ABS投资、基金投资、股权投资以及新能源投资,占比分别为38%、21%、26%、13%。

  期货板块主要由广州期货公司负责。截至2024年末,广州期货的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59.02亿元和0.40亿元,主要由负责开展风险管理业务的广期资本贡献,同比均有所下滑。

  在证券板块,越秀集团拥有香港券商越秀证券,此前还有一张内地券商牌照即广州证券,但由于广州证券盈利下滑,越秀集团将广州证券出售给中信证券,更名为中信证券华南公司,并获得了中信证券8.75%的股份,每年获得可观的分红收益。2022年-2024年,公司确认中信证券的投资收益分别为16.18亿元、16.31亿元和18.54亿元。

  可以发现,越秀集团的金融业务涉猎广泛,但是尚未在各细分板块做到头部位置,近年整体业绩表现也有所起伏,也导致外界普遍认为该集团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固有印象。

  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收购的香港人寿除了填补全牌照的“空白”以外,在当前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保险业务带来的长期资金或可有效平滑集团业绩波动,同时为越秀集团的大湾区跨境金融布局提供关键支点。

  “香港人寿的加入,标志着越秀正式构建起以‘银、保、证、投’为核心的跨境综合金融生态。”陈强在交割仪式上表示。这也使越秀成为少数可为个人客户提供“存贷+保险+投资”一体化方案、为企业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的地方国企。

  截至2024年末,香港人寿总资产约144亿港元,在香港50家寿险公司中排名第18位。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及2023年连续亏损,分别达5.12亿港元和4.88亿港元,虽然在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3158万港元,但市场竞争力仍显得有些薄弱。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金控集团的价值衡量正从牌照数量竞争转向资源整合能力与服务实体经济效能的比拼。对越秀集团及其地方金控平台而言,在牌照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唯有找准定位,通过跨境业务、产业金融等差异化路径实现牌照价值最大化;同时夯实合规根基,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才能真正将金融优势转化为服务实体的动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