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石科技(SH605588)$ 经过长达2年的市场调研和团队搭建、选址设厂、设备采购预谈判及投建达产节点规划,于2023年5月正式在宁波签约设立面向中高端半导体掩膜板项目。
从正式签约开始,不到2年,于2025年3月即宣布实现55nm量产、40nm通线,成为国内第三方掩膜板厂家上市公司中首家实现中高端突破的先行者,并于9月实现国内首家半导体掩膜板(90nm)批量出付,并与此客户签订长期合约,同时55nm、40nm也在送样验证过程中。
同时原定2028年量产28nm可能提早到2026年底。
这种推进速度令业界惊奇!
而与此相比,$路维光电(SH688401)$ 参与的江苏路芯半导体几乎同时开建,目标设定基本一致,目前只实现90nm量产。
后发先至,冠石半路杀入半导体掩膜板却领先行业,是什么原因?
关键的原因是两点:
1、高起点,对标国内一流,直接从55nm开始,这个在国内第三方掩膜板上市公司中还没有突破的节点。
2、高起点意味着设备、人才团队的能力、经验、行业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行业影响力在高端关键设备快速采购及产品市场开拓很重要。
如采购的28nm掩膜板光刻机原计划2027年才能交付,通过团队过往合作经历和人脉积累,提早到2026年一季度交付,使得原计划2028年实现28nm量产提早到2026年底。
在市场开拓上,公司在2023年建厂开始就与业内主要头部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样片一出就无缝对接进行验证,90nm今年9月能实现国内第三方厂家首次批量出口也得益如此。
其实想一想$中芯国际(SH688981)$ 的快速成长之路就是得益于来自台积电 的一支有经验的团队。
基于此,下面就重点介绍一下冠石掩膜板天团主要成员及激励机制。
一、成员介绍
1、陈新晋:
1987年进入行业,就职台湾工研院电子所PMO,后因为行业转向民企,进入新台,后被台湾光罩合并,建设台积电第八厂(掩膜板厂)前身;
2000年建中芯掩膜厂,学生均是掩模版行业一把手;后进入DBDD,期中学习了日本掩模版技术;
又参与建设了青岛某家;冠石科技是其建设的第五家半导体掩膜板厂;团队合作经验30多年。
陈总,团队技术总顾问,无论是mask还是前端材料,经验都非常丰富。
2、Mark总:
全国半导体技术委员会委员之一;行业经验20年,曾任职于香港一家由首钢和长江实业合作的企业,现在叫中微掩膜,负责relocation、建设、量产;后续去厦门pdmcx(日美合资的厦门美日丰创,国内最先进光罩厂),量产28、22nm;后又短暂参与晶合的项目,帮助建设其inhouse的光罩厂。
后又参与了无锡mask工厂的全部建设。
Mark任冠石宁波半导体厂总经理。
3、设计语言转换为制造语言团队带头人:
曾在美国EDA工作20年制造和自动化专家,从业经验30年。
4、工艺及技术路线负责人:
从业经验20年。
5、客户端支持与转换负责人:
从业经验20年。
6、商业和营销团队,也请到了相关专家。
7、还有6名副专家。
上述团队成员多在台积电、中芯、美日丰创等工作经历,完全具备28nm,并利用28nm设备进一步生产14nm的能力。
二、团队激励
1、核心人员激励符合市场运作规则和公司长期计划,现在不会透露。
2、工厂建设过程中每个节点目标达成都有详细时间表,达成后都有里程节点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