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铝股份刚刚扔出了一颗不小的“资本炸弹”——2025年11月25日,公司公告拟以约22.67亿元的总对价,收购云南冶金持有的三家控股子公司少数股权,包括云铝涌鑫28.7425%、云铝润鑫27.3137%以及云铝泓鑫3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云铝股份对这三家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将分别提升至96.08%、97.46%和100%,实现绝对控股甚至全资持有。
这笔钱不是凭空而来。其中一部分来自募集资金的“腾挪”。公司决定将原本用于“文山中低品位铝土矿综合利用项目”的剩余资金全部变更用途,连同“绿色低碳水电铝材一体化项目”结项后的节余资金,合计约10.43亿元(含利息)用于此次收购,不足部分由自有资金补足。值得一提的是,“文山项目”之所以被叫停,是因为受天然林保护政策影响,采矿权和用地手续长期无法落地,继续投入已不现实。而“绿色低碳项目”则因成本控制得当,提前建成投产并产生可观节余,资金效率反而因此提升。
从财务角度看,这次收购逻辑清晰。以云铝涌鑫为例,其100%股权评估值达53.08亿元,拥有30万吨电解铝和32.5万吨铝合金产能,盈利能力稳定。通过收购少数股东权益,云铝股份能直接增厚归母净利润,提升资产回报率。而且,云铝泓鑫未来还被赋予了新使命——作为平台拓展铝土矿业务,形成“合金+矿产”双轮驱动,战略纵深明显增强。
看到这里,我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有色板块的观察者,其实挺认可这次操作的。它不是盲目扩张,而是典型的“内生整合”:把本就由自己主导的资产,通过资本手段彻底理顺股权结构,减少少数股东损益摊薄,提高利润归母比例。尤其是在当前铝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云铝股份依托水电资源发展绿色铝的优势愈发突出,进一步巩固核心资产控股权,完全符合其“做优做强绿色铝一体化”的战略方向。
更深层看,这次关联交易的背后是央企资源整合的缩影。云南冶金实为中铝集团体系内的关联方,这意味着资产正在向上市公司平台集中。这种“好东西装进一个篮子”的做法,往往预示着集团层面优化资源配置的决心。结合云铝股份近年来在新能源动力电池箔、铝空气电池等领域的布局,这家公司早已不止于传统冶炼,而是在向高附加值、新材料方向悄然转身。
当然,风险也客观存在——铝价周期波动、电力成本变化都是常态变量。但至少从这笔22.67亿的收购来看,云铝股份走的是一步务实且精准的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