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东北证券旗下公司被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中国基金报记者莫琳
10月31日晚间,东北证券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子公司渤海期货股份有限公司通知,渤海期货全资子公司渤海融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融盛)和全资孙公司渤海融幸(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融幸),因“4.7操纵期货市场案”一案,被上海市公安局移送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

公告显示,目前子公司经营情况正常,上述案件不会对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上述案件尚未做出判决,暂时无法预计案件后续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期间,子公司将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相关工作。
去年刚被罚没超2000万元
被移送检察院起诉的渤海融幸,曾因涉嫌操纵期货合约,在2021年12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时隔近3年后,渤海融幸在2024年10月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告知书显示,经监管查明,渤海融幸及相关人员涉嫌违法的事实如下: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15日期间,渤海融幸利用不正当手段规避持仓限制,形成持仓优势,实施挤仓行为,影响焦炭2101合约、焦煤2101合约交易价格,其间获违法所得共计1019.76万元;渤海融幸、肖佳华通过约定交易方式操纵焦煤2101合约,无违法所得。
据了解,杨会兵时任渤海融幸总经理和渤海融盛董事、总经理,是渤海融幸案涉操纵焦炭2101合约、焦煤2101合约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王烨时任渤海融幸黑色系商品期货交易团队负责人,是渤海融幸案涉操纵焦炭2101合约、焦煤2101合约行为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综合上述违法事实,证监会根据相关规定拟决定对渤海融幸(上海)商贸有限公司责令改正,合计没收违法所得1019.76万元,并处以1019.76万元的罚款;对杨会兵给予警告,合计处以20万元的罚款;对王烨给予警告,合计处以10万元的罚款;对肖佳华责令改正,并处以20万元的罚款。
据悉,期货挤仓也被称为“逼仓”,通常发生在期货合约的交割月或临近交割月时,由市场大户或庄家通过控制现货市场的供应量或利用资金优势,对期货合约价格施加影响,从而迫使其他交易者因担心无法获得足够的实物交割而被迫在不利的价格上平仓出局。
证监会于2019年11月公布的《关于〈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七十条第五项“其他操纵期货交易价格行为”的规定》相关起草说明中指出,挤仓操纵是指“在临近交割月或者交割月,利用不正当手段规避持仓限制,形成持仓优势,影响期货交易价格”的行为。
渤海期货已“摘牌”
今年6月24日晚间,东北证券公告称,公司收到渤海期货通知,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的规定,全国股转公司向渤海期货出具相关文件,同意渤海期货股票自6月24日起终止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公开资料显示,渤海期货成立于1996年1月,注册资本为5亿元,于2017年1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东北证券持有渤海期货96%股份,吉林省融商投资有限公司持有4%股份。
2024年年报显示,受期货交易所手续费减免政策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渤海期货报告期内代理交易额同比下降14.99%。叠加超2000万元罚金,2024年,渤海期货营收为23.31亿元,净利润亏损约3000万元。
此前,2023年,渤海期货营收为28.24亿元,净利润约为1700万元;2022年,其营收为19.73亿元,净利润约为1000万元。